走不多遠,黃黃的江水中露出一塊不小的奇石。奇石靠岩,一說是龍背,一說是象鼻岩。以前,遇漲水季節,奇石會噴出一股水柱,形同大象吐水。如今可能因為白色污染,奇石下邊的水道被堵塞了,再也看不到奇石噴水的奇觀。岸上有一塊石碑,提的詞已記不得了,大意是說:江中一奇石,為漁家靠岸提供了不少的方便。0 S! k t ^& N$ x
山崖這邊刻滿了大大小小的佛像。佛像多為唐宋時代所刻,前後歷時數百年。線條豪放的一看便知是唐代遺物,線條細膩的便是宋代雕塑。唐人崇尚豪情,宋人追求細膩,這在唐詩宋詞中多有體現。佛像小的高不足十公分,大的有三米之高,林林種種,千姿百態,大小佛像逾千尊,因此而得名千佛岩。 2 z4 r# U/ j0 O5 x$ i0 j3 `' Y' ctvb now,tvbnow,bttvb
高處的佛像保存完好,還能依稀看見佛像身上的顏料;可矮處的佛像命運就不同了,在文革中慘遭破壞,有的不見了頭,有的身子不全,總而言之,慘不忍睹。岩壁下自然形成的暗河川流不息,嘩嘩的流水聲,使得四周異常靜謐。山道跨越暗河會入青衣江的出口,丈多長的條石作橋,十幾條密排在河上,讓人無不讚嘆條石堅硬和石匠的天功。歷代文人墨客都喜好在岩壁題字,久而久之,岩壁上沒有留下多少空間了。明萬歷年間的夾江縣令不得不在岩壁上鑿了一道公告:上下開岩辦廠者必咎。公仔箱論壇( G) B1 l3 r7 z1 V# T
走完兩裏左右的佛岩山道,便出了峽谷,眼前一片開闊。遠處青衣江奔騰不息地流淌過來,遇一個不小的島子分為兩股水流,然後在峽谷匯合。峽谷旁,諸葛丞相當年點兵南徵的點將臺依然完好。看看眼前這片空地,正是屯兵休整的好地方——江水從峽谷流過,只要派遣千把兵士把守,大軍便可在峽谷這頭高枕無憂。 $ G X6 g. 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