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c D" j% o9 s/ c7 H “北京高爾夫球場全年的用水量相當于40萬個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2011年,中國青年報記者劉世昕曾在對民間環保人士胡勘平的採訪中了解到,“一個18個洞的標準高爾夫球場,一年的耗水量是40萬~50萬立方米。如果按北京有六七十家高爾夫球場的説法估算,北京高爾夫球場全年的耗水量當為三四千萬立方米。而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沈大軍提供的一個經常被研究者採用的數據是,北京的一個三口之家,年均用水100立方米。”3年後,胡勘平與志願者對高爾夫球場水資源過度消耗現象的調查得到了“回應”——2014年5月,北京地區高爾夫球場將被納入特殊用水行業,水費每噸由4元提高到160元。) G I/ ]/ P/ C, R, D9 A
4 w) C% n6 W% L) b; O4 a1 Z2 n 據媒體統計,目前北京共有球場60家左右,按照18洞標準球場計算,平均年用水量約為35萬立方米,之前水費約為每年80萬元,調整後水費約在每年5600萬元。按照以上水費計算,打球的價格將平均提高至每場3000元。據記者了解,此前,北京市打高爾夫球的價格從每場幾百元~2000多元不等,平均價格為每場500元~700元,在水費漲價之後,確實有部分俱樂部對價格進行了調整,以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為例,最低漲幅為會員價由每場260元上漲為320元,最高為訪客假日擊球價格由1480元上漲為1600元,而不少俱樂部則表示,“今年受大環境影響,水費飆升,又被課以重稅,球場絕對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tvb now,tvbnow,bttvb( t6 d( d( X6 Q6 b' V; h" j% Y
7 o. v" \2 X7 n4 R* I*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存在原料一提價就把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情況,高爾夫俱樂部也是一樣。”首都體育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鐘秉樞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如果延續簡單把水價增長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思維發展,“就很容易把行業做垮”。如果借鑒發達國家的思路,改進産品結構、降低成本、生産更好的産品以替代原有産品,“在提倡環保節水的背景下,考慮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根據現實需要減小場地規模、削減高檔服務、增加更平民化的産品”,或許是當前高爾夫運營者可以考慮的問題,“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轉移”。就像廉價航空的概念,應當讓更多人受益,“如果現在本就稀少的普通消費者走了,頂層的消費者會更突出,社會輿論的聲音會更大,促使項目被完全砍掉的可能性也更高。畢竟不可能把一個(佔有較多資源的)項目做成只有少數人才能參與的項目,更何況高爾夫本不該如此。” 1 f' P0 t. R% `& h( ?( }* g, V- I! i
但全國高爾夫俱樂部多數虧損的現狀,讓多數運營者選擇了簡單粗暴地應對變化,“水費暫且不論,稅收同樣高昂,在多重限制的情況下,球場很難做到平民化,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只能繼續抬高價格以尋求生計。”某南方地區俱樂部負責人表示,“以後新建球場可能性不大,高爾夫很可能成為稀缺資源,打球費用會越來越高。”: g/ E/ {; i _! `9 O8 G+ F9 f
www.tvboxnow.com/ q* O4 ?7 \* R, a; [6 M 激情年代富裕階層的消費符號 ! Z6 O; C' D4 Z itvb now,tvbnow,bttvb + E0 T. x& _6 R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上世紀80年代外商來到中國,沒什麼地方去,所以國內才引進了高爾夫,讓外商在閒暇之余能有個地方待。那時的高爾夫,就像當時建造的五星級酒店和國際機場一樣,就不是給普通大眾準備的。”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前副主任崔志強曾對媒體表示,高爾夫正是在改革開放後招商引資的背景下進入中國的。( V, u0 u( F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