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國際]
東西南北:美國也說要脫歐 (安裕) - 安裕
[打印本頁]
作者:
itsctsu
時間:
2019-1-25 09:49 AM
標題:
東西南北:美國也說要脫歐 (安裕) - 安裕
5 ?8 ?6 z$ y5 c2 Q公仔箱論壇
q6 M6 E# T' i, C1 @
《紐約時報》負責國安線新聞的記者伯恩斯早在《華爾街日報》時便屢有出色報道,轉了報社後同樣受到注目。早幾天他與同事撰寫的特朗普討論美國退出北約新聞,引發的震盪非同小可。儘管特朗普上台前後,也曾嘮叨北約盟友在軍費上吃窮美國,人們那時以為這銖錙必較的生意佬發點小脾氣過後就沒事,原來退出北約的想法一直沒有放下。比起英國人這些年聲聲脫歐,美國一旦脫離西歐最大軍事組織北約,興許會令一些國家包括英國沒能睡得一夜好覺:只是79年前的事,德軍在歐洲戰場西線發動閃電戰,荷蘭在納粹兵發五天後亡國,法國第九集團軍崩敗如山倒,希特拉大軍殺到英法海峽邊上,大不列顛保衞戰揭開帷幕。
! J) m! Z. `& Z. g* L公仔箱論壇
% l2 } J4 J$ k" p" xtvb now,tvbnow,bttvb
幸好那時海峽天塹難越,米字旗下有邱吉爾穩住局勢,日不落國上下一心,把國運扛在肩上。邱翁在下議院發表那篇至今不滅的偉大演說,「我們決不投降」(We shall never surrender),鼓舞自由世界本已頹敗的戰意。英倫三島頂住納粹密麻如海的轟炸機群,風雨如晦的大不列顛是荷蘭威廉明娜女王流亡政府落腳處,也是敗軍之將的法國副國防部長戴高樂組建法國民族委員會所在。戰後,美國與西歐盟國組建北約,與蘇聯麾下的華沙集團槍尖對着槍尖,過了40年的來得不易和平。
9 {& k" `5 [% i g$ Q" g
公仔箱論壇/ X# P* Y' v5 g! Y: K
英法德三角恩怨揮之不去
- ~) y: G, u3 A
說來得不易,不僅是因為和平與戰爭只隔一重薄紙,而是內部分裂比起外來挑釁更傷人心。西歐這場早就內化的另類歐戰,有着歷史基因也有民族因素。法國人、德國人、英國人,這部三國志每一頁都不容易翻過去。法國第五共和總統戴高樂經歷兩次大戰滄桑,有着法蘭西民族的巨大自豪感,對盎格遜—撒克遜人卻無好感。英國人也非善類,對法國人動輒白眼,兩國橫跨14至15世紀的百年戰爭歷史殘餘始終揮之不去。唯一在第二次大戰後讓英法軍事結盟的只有北約,然而民族獨立潮流難抗,戴高樂要求重組北約指揮架構,從美國主導改為美、英、法鐵三角。英美這對同文同種的表親不允,1959年3月,戴高樂宣佈法國地中海艦隊不受北約指揮;三個月後,法國拒絕美國在法國部署核武。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指揮機構。
# K' O4 a0 {; p. d公仔箱論壇
www.tvboxnow.com4 N; o7 m0 F% \* E5 Z
冷戰年代,美國對北約盟國提供核子傘,既是軍事定心丸,更大效用是政治上的綑綁。戴高樂當時就核武說過一番話,「一個偉大的國家,當它沒擁有那些,而別的國家有,它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那些」,就是核彈。美國歷史學家蓋迪斯(John Lewis Gaddis)曾言,戴高樂的想法是,沒有超級大國願意捲入全面毀滅核戰,於是盡量不啟戰,如此,歐洲國家就得擁核自保。美國核武效用既消,政治無以同化,法國半世紀以來的國策與美國分道揚鑣來自於此,這當中包括早於1964年便與北京建交。法國早已習慣沒有美國的西歐,特朗普說退出北約,這場美國脫歐,法國從戴高樂等到今天的馬克龍,望穿秋水60年,終於有點苗頭。
tvb now,tvbnow,bttvb& @1 N2 E, N9 | `8 p" ]$ Z
; O9 j& m- H0 {' K* S: wtvb now,tvbnow,bttvb
美國一旦退出,原本一帶三的格局變成一國三公。論國力,英國不及德法已是客觀事實,誰才是老大便是下一個焦點。上世紀90年代初東歐大變,兩德統一,法國已有人擔心跟在德國後面,當中一人是時任總統密特朗。冷戰年代,法國對西德有着從上對下的心理優勢,除了是戰勝國和戰敗國的分別,經濟實力也是其中之一。東西德統一之後,即使當時東德一貧如洗,兩德加起來的國民生產總值已是法國的一倍半。再是當時德國總理科爾的統一計劃,一反戰後做法沒有向法國通聲氣,惹起不少揣測。蘇聯崩潰,是西歐從法德軸心變成德法軸心的分水嶺,至今30年軸心雖在,但密特朗當年要卡住德國的算盤,卻是無以實現。
0 X5 \) ], o6 X" _
$ ~! L4 j$ m5 U" w) I- k: h* R
歐洲獨立暗藏不明朗前景
& i O& K/ ?' W$ w/ t公仔箱論壇
對特朗普來說,退出北約從此了卻麻煩,免了要國庫補貼歐洲這場買賣。不過,總有人覺得特朗普這是氣話,目的要讓歐洲窘迫難下台。戰爭是肌肉的比拼,英法核彈主要裝備在潛艇或空投,與美國的海基陸基空投品種齊全是兩回事。到2005年底,已知美國單是部署在英格蘭沙福郡基地的戰術核彈就超過100枚,專家評估,英國全部核彈約225枚,法國稍比英國多一些,約300枚;同一時間,俄羅斯是超過4,000枚,美國的數量相差不遠。美軍撤出,留下的空間是法國和英國共約500枚核彈,法國因身處歐洲大陸,對大歐洲之說一向積極,英國則不欲寄人籬下,德國經濟強盛但國防力量薄弱,法蘭西領軍姿勢躍然而出。法國總統馬克龍率先提出組建歐洲聯軍,當中計算盡在不言中,戴高樂「掌握自己的命運」一語中的。
0 B( ^+ r F! S2 M, O.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 @ e% ?8 a. x
歐洲脫離美國從此特立獨行未嘗不是好事,但是西歐的傾軋歷史令人心神不定。尤其面對的是俄羅斯普京,2014年春閃電吞併烏克蘭克里米亞,快狠準三者俱全,看得世人目瞪口呆。此役美國反應軟弱,北約秘書長僅是呼籲俄羅斯撤軍;法國表示關切,支持維護烏克蘭領土完整;德國則指摘俄羅斯違反國際法,三者俱限於動動嘴皮。如此情勢,美國撤出歐洲帶來更加不明朗前景,這還未計德法軸心會否互相猜忌收場無力禦敵於門外,有的事講起來真令人氣餒。
, w# t$ r W2 e) I# w
www.tvboxnow.com3 p* j2 U: c% n, Q2 L
安裕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