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電/2019年1月31日,我國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在完成西太平洋綜合考察航次後,返回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母港。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成功維護升級了我國的西太平洋實時科學觀測網,實現了多項重大突破。 & q# e" G1 J. K/ K. T
tvb now,tvbnow,bttvb! H7 p" v6 m/ g7 \" V0 ]$ K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煙台海岸帶研究所所長王凡研究員介紹,本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實現了深海潛標大容量數據的北鬥衛星實時傳輸。該項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克服了深海潛標載荷容積小、供電少和數據量大等困難,改變了以往依賴國外通信衛星的歷史,顯著提高了深海數據實時傳輸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 }* f) Z3 N: k( S0 D# X! B8 L
6 n" h- k' O$ }% T3 @1 ]% Z 西太實時科學觀測網目前已經穩定獲取連續4至5年的觀測數據,不斷刷新我國觀測網獲取深海數據的最長時間記錄,為深海科學研究、海洋環境預報和氣候防災減災提供有力支撐。 9 P, u9 G( t, K' x0 `, F' [# l" z y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M0 T3 f( z* |! e6 W
tvb now,tvbnow,bttvb1 D$ ]6 P6 ]9 p/ D! n D* t1 N" g; y
據悉,本航次歷時74天,航程12000餘海裡,也是“科學”號首航以來離開國內航程最長、時間最長的一個航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