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u3 b0 A. e$ O
tvb now,tvbnow,bttvb5 D. u, M/ Z' H/ c
中美貿易戰、科技戰正酣,香港是要作為雙方交戰的緩衝區還是新戰場?無論是以史為鑑,還是顧及香港獨立關稅區、聯繫匯率等現實,都不難得出香港不能綁死在中國戰車上的結論。但是,美國要求不要讓伊朗運油輪在香港停泊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竟然不只奉中國外交部之令拒絕合作,還公然指摘美國基於自身考慮施加單方面制裁。如此回應完全不考慮商務談判或外交斡旋模式,強硬而且不智,明顯是官員的政治表態,只會令港美關係百上加斤。 1 x3 d( q8 F7 S$ p: E2 X0 e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u" B! M y& O
+ H( {7 I- j+ [& \' v把商務當外交讓出主導權 ; F. R w$ B5 I8 I5 F2 a8 S/ ptvb now,tvbnow,bttvb商經局表明香港已立法實施聯合國安理會針對伊朗的制裁是應有之義,但暗批美國的單方面制裁則是畫蛇添足。美國針對伊朗運油輪發出制裁警告,雖然不屬於聯合國安理會議決範圍,香港沒有遵從義務,但是否准許運油輪泊岸,總會得罪制裁方或被制裁方。商經局不只應衡量得失,兩害相權取其輕,也有必要展開斡旋、低調回應,以減少對香港的損害。但商經局機械式地搬出中國外交部指示,輕率地投入對抗美國的戰場,何異於把國際間的商務往來都當作外交事務,把主導權拱手讓給北京? v d9 ~- S$ A0 s' @* T * F0 ^+ k; q$ g' M) y越來越多迹象顯示,中共為避免結構性改革而動搖政權,無心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貿易戰將蔓延至關稅之外領域。其中,停止向美國出口稀土、停止從美國入口石油都是中國展開報復的主要選項。作為伊朗石油最大買家的中國,今年第一季度進口伊朗原油達到每日47.5萬桶,一旦停止向美國入口石油,大有機會增加從伊朗入口,與美國的衝突勢必火上加油,香港此時拒絕美國要求、准許伊朗運油輪泊岸,何異於中國向美國宣戰的一部份?3 J1 o% z2 M5 a; X, p
tvb now,tvbnow,bttvb+ ^' x& a7 D5 Z, a% a4 s
商經局長邱騰華早前說:「如果話逃犯條例影響營商環境以及其他國家情況,我諗係拉得比較遠。」且不說送中條例已引發及將引發的外交風暴,單是商經局如今直接拒絕與美國合作,連婉轉些的外交辭令都欠奉,等如直接向質疑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的美國呈上新證據。美國警告香港,不要讓伊朗運油輪泊岸,若向運油輪提供服務將面臨美國制裁。這不是虛言恫嚇,而會有實實在在的制裁名單和制裁措施,長此以往,香港營商環境離倒退到中國水平還遠嗎?tvb now,tvbnow,bttvb; v8 i% O, v9 U: a* L5 w
/ A; @% ]; l. `: ?: N. b I( h引渡自主權備受質疑挑戰 2 L8 N. @0 `6 Y尤令人不安的是,林鄭政府急推送中惡法,以為向商界作些讓步、以為與親共議員打龍通,就可以數夠票在立法會通過《逃犯條例》的修訂,無視在未有送中條款之前,香港在引渡問題上的自主權已備受質疑、挑戰,一旦加入送中條款,勢必影響香港與美歐的引渡協議,破壞香港法治信譽與營商環境。tvb now,tvbnow,bttvb6 W( x8 Y# F& X/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