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9-7-12 10:55 AM 編輯 ! H# ]: q& B( mwww.tvboxnow.com * P0 u. T% k+ g5 _7 B公仔箱論壇+ F( O8 d+ g6 K3 \! T9 e O
* U# M* T7 j$ a' f% I' w/ _
50年前那個7月夏天同樣悶熱磨人,法蘭仙納杜拉的老歌《Fly Me to the Moon》(帶我飛向月球),成為美國上下在苦無出路的越戰死局裏的一陣涼風。這歌不少人唱過,唯是法蘭仙納杜拉的版本特別惹人喜歡。歌曲於1954年面世,那時歌名是《In Other Words》,之後改了現時的名字。1964年,法蘭仙納杜拉重唱,在登月年代的美利堅全國熱爆。美國時間1969年7月20日,太陽神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艾德林的卡式錄音機播的便是這歌;有人說,這是月亮上第一首聽到的歌曲。法蘭仙納杜拉作古多時,但他慵懶的唱腔餘音裊裊,直至如今久久不散。美國永遠不會忘記,那是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世代交替時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4 R; o; E3 o
4 b4 ]9 P* z: r* y- h7 T3 H6 Z0 x2 q登月是半世紀前的往事,是美蘇太空競賽美國期待的結果:神話裏的月亮踏在腳下。太空人落腳之處,看不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些情節,也沒有另一首老歌《Moon River》的月亮河,而是寸草不生的荒蕪,美國在超級大國的競賽,搶先蘇聯登上月球。在這場始於50年代的國力比拼,縱使第一個人造衞星是蘇聯的史普尼克號,第一個遨遊星空的太空人是蘇軍上尉加加林,但最後腳板踏在月球的是美國人杭思朗,說出「這是個人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也是杭思朗。但是,蘇聯在登月競賽敗於美國,轉向太空站進發,進而在另一條賽道超前美國,成為太空探測的另一個冠軍。美蘇兩國在人類科技歷程殊途同歸,雙雙寫下光輝一頁。) ^& i6 H s7 T$ r5 f4 X! G, H
. w. `, v5 Y utvb now,tvbnow,bttvb實現夢想不懼艱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4 J; W8 |/ F. y q2 D/ _
這幾天,歐美傳媒開始刊載紀念登月的新聞,相信到了正日那天,更會鋪天蓋地。於上年紀的美國人而言,50年前從遙遠星際傳回來的模糊影像、杭思朗左腳踏足月球表面的一刻記憶猶新。那不僅是狹義的所謂美蘇競賽勝利,亦非純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孰優孰劣的爭論,更不是誰由此掌握長程火箭能力,而是一個夢想的實現,更準確的說,那是一個共同擁有的自我期許成真。這一切,遠者可追溯1957年蘇聯史普尼克號人造衞星發射那天,之後美國拼力追趕,這是科技和政治的登月史。近的來自1962年9月1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德州的公開演說,是《我們選擇到月球去》(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這篇激勵人心演詞,是鼓舞一整代人的歷史。公仔箱論壇9 l! w$ N1 U Q(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