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股票]
幹一票就退休 “白銀操縱”重現江湖
[打印本頁]
作者:
shineone1
時間:
2019-9-11 08:26 AM
標題:
幹一票就退休 “白銀操縱”重現江湖
截至
2019
年
7
月底,摩根大通持有
COMEX
白銀現貨庫存高達約
1.5
億金盎司(約
4782
噸),約占
COMEX
交易所總庫存
9659
噸的一半!在任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任何一家機構持有總庫存
50%
都會讓人浮想聯翩,更何況歷史上曾出現過幾次大佬操縱白銀的案例。
摩根大通為何囤積這麼多白銀?還要從
10
年前說起。
2006-2008
年,貝爾斯登是市場上操縱白銀價格的主體。方式是打壓白銀價格,讓其持續維持在低位。
2006
年起,貝爾斯登就成為
Comex
最大的黃金和白銀交易商,每次白銀緩慢上漲到某個階段的時候,貝爾斯登就找個機會賣空幾百萬盎司的白銀合約,導致白銀價格出現暴跌——這造成了白銀價格長期以來總是緩漲急跌。
同一年,巴克萊發行全球第一隻白銀
ETF
產品
iShares Silver Trust
(
SLV
)成功上市,迅速成為白銀市場最大的機構持有者。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
3
月份金、銀價格在接連上漲近一個月後,白銀由每盎司
17
美元,一直沖到近
21
美元,貝爾斯登原來賣空的白銀和黃金,全部爆倉。
貝爾斯登要麼倒閉,要麼被收購!
作為全球第五大投資銀行,美聯儲不可能不救,於是通過摩根大通借給貝爾斯登一筆為期
28
天的借款,貸款風險由美聯儲承擔——最終,無力還款的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
這並不是白銀被操縱的結束,而是到達一個新高度。
白銀市場最大玩家變成摩根大通。
2009
年
12
月,摩根大通一家就持有
40%
以上的
COMEX
賣空的白銀量,每當白銀價格持續上漲一段時間後,摩根大通就會將幾百萬盎司的白銀賣空合約從市場上傾瀉而下,從而導致白銀價格暴跌,然後摩根大通再低價回收這些合約,賺得盆滿缽滿。
2010
年
1
月
26
日,倫敦貴金屬交易員安德魯
-
麥凱爾向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提供證據,證明當時的摩根大通通過控盤行為打壓白銀價格,操縱白銀市場——但略顯詭異的是,就在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白銀價格操縱聽證會第二日,麥凱爾和妻子在英國倫敦“意外”遭遇車禍並不幸去世。
2010
年
7
月
15
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多德
-
弗蘭克法案》(
Dodd-Frank Act
),其中有規定,禁止金融市場裸賣空(投資者直接在市場上賣出自己根本沒有持有的股票、黃金、白銀、原油、鋼等)。
摩根大通發現勢頭不對,於是將其白銀特別項目組解散,
20
多名操盤手全部辭退。
得知市場最大的空頭不再做空白銀,嗜血的一堆對沖基金立即沖了上來,爆炒之下,在不到半年時間裡,白銀從
15
美元
/
盎司起步,暴漲到近
50
美元
/
盎司。
眼看白銀被眾人給玩壞了,
COMEX
不得不再度呼喚摩根大通這樣的空頭回歸。
2011
年
4
月,摩根大通與
CME
達成一致,
CME
大幅調升
COMEX
白銀購買保證金,致使那些缺少資金的小投資者認輸出場。
隨後更詭異的是,摩根大通一直是白銀空頭,但從那以後就開始拼命囤積白銀,而且越買越多。翻看白銀價格,從
2011
年高點跌下來,一直維持在
10-20
美元
/
盎司的箱體震盪。摩根大通是如何做到在這
8
年中買入
5
億盎司白銀,而銀價還沒有飆升?
因為在買入白銀的整個時間裡,它仍然通過維護和管理其帳面空頭頭寸來操縱
COMEX
銀價下跌——用
COMEX
期貨做空白銀,然後在市場上用低價購入實物白銀。
那麼問題來了,
8
年時間吞下交易所庫存一半白銀,摩根大通在等什麼時機?準備幹一票多大的?
亨特兄弟白銀案
說到操縱白銀,就不得不提到亨特兄弟。亨特家族在
1980
年之前,一度是世界最富有家族之一,今天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不可小視。
1973
年,尼爾森
-
亨特開始在中東購買白銀現貨,同時在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市場上買進白銀期貨。
1973
年
12
月,亨特家族已經購買了價值
2000
萬美元的白銀現貨,並以每盎司
2.9
美元的成本購買了
3500
萬盎司的白銀期貨,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
可是亨特家族並不是市場上唯一控制白銀的人。墨西哥政府當時也囤積著
5000
萬盎司的白銀,而且成本價在
2
美元以下,遠遠低於亨特家族的購買價。
由於亨特兄弟在市場大幅吃進白銀,庫存出現短缺,導致僅僅兩個月之內,白銀價格就升到每盎司
6.7
美元。墨西哥政府急忙獲利瞭解。
5000
萬盎司的巨大拋盤立即摧毀市場,銀價又跌落到每盎司
4
美元左右。亨特家族雖然沒有虧本,但帳面利潤已經大大減少了。
亨特家族意識到,要完全控制白銀市場只憑一個家族的力量是不夠的,於是又拉來沙特土豪一起買買買。
1974
年,美國政府終於批准了黃金期貨交易,黃金價格很快飛漲,不過白銀價格漲幅並不大。但是亨特家族很有耐心,大量吸入現貨和期貨籌碼,到
1970
年代末期,亨特兄弟直接控制的白銀現貨可能達到幾億盎司,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央行顫抖
!
1979
年夏天,亨特家族發動總攻。尼爾森
-
亨特通過其控制的“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向紐約和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下達了累計
4000
萬盎司的買入指令。銀價很快從
6
美元上升到
11
美元,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買入。
但很快,紐約和芝加哥的每一個交易商都知道亨特家族在坐莊,這可是全球最富有的家族之一!那麼小投機者當然選擇“跟莊”,這樣雖然很危險,卻有機會大賺一筆。
隨著投機者的不斷湧入,白銀價格從
11
美元上漲到
20
美元、
30
美元、
40
美元,沒有人知道何時是頭。
1980
年
1
月
21
日,白銀漲到了歷史最高價:每盎司
50.35
美元。短短
12
個月裡,銀價上漲了
8
倍。
在白銀價格達到
50
美元之後不久,紐約商品交易所頒佈了一條臨時規定:從即日起,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舊合約的平倉。
這意味著亨特家族再也無法從期貨市場上買進任何白銀,而且白銀期貨合約的總數只會不斷減少,誰都無法通過大量買入或賣出來操縱價格。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亨特家族撤退。
亨特家族花了
10
年囤積白銀,發動總攻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現在摩根大通花
8
年吃進
5
億盎司白銀,不可能只是為了測試自家對沖策略是否成功。曾經也在白銀上玩過大手筆的巴菲說過,投資就是在市場看著各種機會來來去去,安靜收集籌碼然後等待一個最佳擊球點。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