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開腦」手術的發展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6-4-11 02:36 PM
標題:
「開腦」手術的發展
隨着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成熟,今時今日的腦科手術相當安全。其中一樣明顯的進步是顯微鏡的運用。早在1921年,瑞典耳鼻喉科醫生率先在手術中使用顯微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眼科、血管科及整形外科的醫生也陸續採用,因而大大改善了手術的成效。至於神經外科則在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應用,到六十年代被一位土耳其藉神經外科鼻祖發陽光大。顯微手術能將被施手術的範圍放大數倍至數十倍,讓醫生能更精準地將神經線和腫瘤分割,減低對前者的傷害。術後的功能亦因而得以保存。
公仔箱論壇# O; A$ P0 Q5 B
9 S c# C4 h8 I3 x7 ~- Q; a6 P6 C4 `0 stvb now,tvbnow,bttvb
另一項重要的里程是術中導航的技術。原理像現在的電視遊戲機一樣,透過紅外線或電磁波的紀錄,讓醫生能在直接看見病灶和重要組織之前已能準確預知其位置,免除探索的風險,縮短手術時間之餘亦大大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這技術尤其適用於一些深層而細小的腫瘤,對一些接近腦幹或顱底的病灶亦特別有用。此外,亦能令手術傷口的範圍大大減小。
" q5 o+ {+ J! Y6 L; V4 J( V$ _
' y. E- E/ n2 o
腦科手術中最令醫生煎熬的,是待術後病人從麻醉中甦醒後,才能檢測他的神經功能有否受損害。但自從有了術中神經功能監察技術,這問題便得以解決。例如在脊髓手術時,醫生可將監察電極放置在四肢及頭皮上,儀器便可實時監察脊髓神經的功能及完整性。又例如在腦幹及小腦部分的手術,可實時監察聽覺神經的功能,以反應腦部的正常運作。當警號出現時,醫生便可即時作出策略的調整,避免做成永久性的傷害。
% v+ g. \5 l# B( P% J% `
1 j$ f, U! |. A7 Atvb now,tvbnow,bttvb
此外,開頭骨從前用的是手搖鑽和線鋸, 現在用的卻是轉速每分鐘數萬轉的高速電鑽,鑽嘴精細至一兩毫米。能做出非常精細的切口,對頭骨下的神經組織亦更安全,讓髗底手術不斷有突破。縫合頭骨的物料亦由以往的縫線或鐵線,演變至鈦合金的簿片及螺絲。這些鈦合金除了令頭骨更穩故外,亦不會影響其後的影像掃描,對機場安檢的金屬探測器亦不會引發誤鳴!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