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長者精神健康3D
[打印本頁]
作者:
pkktam
時間:
2016-7-6 09:59 AM
標題:
長者精神健康3D
香港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長壽之都」,預計到2040年左右,差不多每3名香港人便有1名是長者。長者的壽命延長,但精神健康往往容易被忽視。長者一方面要面對身體機能衰退帶來的困擾,又要適應退休生活、老伴、知己相繼離開等問題,認識長者三種常見的精神問題,稱為「3D」,協助他們梳理情緒同時,學懂如何關心長者。
8 Q, {! y1 F: E$ C3 j
% [# H0 z3 d$ p7 K2 W公仔箱論壇
根據2011年的一項本地調查,每10位長者便有1位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問題。患者的情緒會持續低落,還帶有失眠、失去胃口等病徵,記性、專注力也可能變差。據觀察,有抑鬱問題的長者有較多的負面想法,遇到問題時多會將問題放大。他們不習慣跟其他人,包括醫護人員透露情緒問題及分享心情,反而集中訴說身體不適情況,因此增加診斷的難度。
- {2 `- c2 w: z9 T: h M4 v
+ ^! M8 d |& Y( z1 T( i
Depression:老年抑鬱症
+ M7 h P, s4 a# T! ^! H9 J2 ztvb now,tvbnow,bttvb
" |3 ~9 y# p% o* q- n4 Q k
患者腦部細胞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失去平衡,因而產生各種抑鬱症狀。成年人的抑鬱症首次發病通常於三十多歲,除了工作壓力或感情問題等外在因素,遺傳因素的影響也較大;至於長者抑鬱症多由身體疾病引致,例如腦血管阻塞、柏金遜症等,也有各種心理因素。
" U/ D0 q# t0 u* H4 |, I$ E% q' ^公仔箱論壇
/ e- x" A2 X3 n" G I; c
根據2014年香港大學進行的一項統計顯示,老年人自殺率比其他年紀高出兩倍,佔約四分之一;更發現九成自殺死亡的長者均患抑鬱症,可見問題絕不能輕視。醫院管理局於2002年開始推行「老人精神科速治服務」,接收由社署、非政府機構等轉介可能有自殺傾向的長者作即時跟進,除了診症,也會上門或電話探訪,及早改善抑鬱症狀。然而,不少男性患者抱着強烈傳統男性主義,說服他們接受治療仍然是一大挑戰。
) t1 Z# ~7 d6 B) R& @3 P' |tvb now,tvbnow,bttvb
^0 B4 a5 o: t6 @. {! Y3 rtvb now,tvbnow,bttvb
抑鬱症不能單靠「睇開點」便痊癒,醫生會處方抗抑鬱藥;部分較嚴重的患者更需接受腦電盪療法,患者接受麻醉後,醫生利用儀器輸出電流至患者腦部,重整神經傳遞物質的平衡。
) X3 \9 V- E$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g. l1 r. i+ `0 e
不少人對「年紀大記性差」不以為然, 但情況嚴重的長者其實可能已患上認知障礙症。
5 e1 [ x# G/ h- v2 b' w! P8 r+ ?
4 f2 H! ~- l% d" S, ?. t& ^
Dementia:認知障礙症
* |( }: [% i& v/ M$ {; U2 @www.tvboxnow.com
) {) @. u+ I V: V* K3 E9 z8 a3 }
認知障礙症病徵與抑鬱症相似,解決問題及判斷的能力都會變差,但認知障礙症患者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而抑鬱症患者傾向消極回應,如「都是不懂的了」或「都是不記得的了」。
tvb now,tvbnow,bttvb! i1 o# d' @. ^1 F
3 j- `0 }2 U6 n$ A8 T& _4 S
患者性格也會變得暴躁、焦慮,或對事物缺乏興趣等,嚴重甚至出現妄想等思覺失調症狀。曾經有患者說不時在家中見到很多人,還叫家人「要加多幾雙筷」,家人還以為他「撞邪」。
4 T3 d( X% x7 s* e/ u- x2 X1 i+ u) X
8 a R' E( G1 g9 v
現今醫學雖未能治癒此症,但及早治療可減慢認知能力衰退的速度。醫生會先為患者抽血及電腦掃描,分辨出病因再對症下藥。可還原的病因例如甲狀腺失調或維他命B12過低等內科問題,處理好便有助改善認知能力;不可還原病因之中,最常見是大腦退化;另外,腦部血管收窄、微細血管閉塞等成因也很常見。
tvb now,tvbnow,bttvb: i( K' f' s( n1 y! R, C& |
: \; y( W+ o: U1 ^( R. L3 ]. f0 L
醫生會處方包括「膽鹼分解抑制劑」及一種可調節腦部谷氨酸傳遞的「補腦藥」,以減慢患者腦退化速度。現時坊間出現不少聲稱有「補腦」功效的產品,指可以預防腦退化甚至有治療效用。
1 s8 p7 e7 ]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ww.tvboxnow.com! J* A5 C; U% G0 R% b/ C% \
其實,研究發現大部分坊間藥店購買到的「補腦丸」對控制病情沒有太大成效,雖然服用對身體沒有害,但就有機會誤導患者,以致延誤求醫,因而得不到適時的治療。
; F+ D2 w3 ?" x1 S- u
& `. I! y6 ?- {' a6 g9 i% B
對於有研究指全球一半認知障礙症患者都是亞洲人,相信大概與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例如吸煙習慣、少運動、飲食不健康等。除了藥物治療,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加上訓練,可彌補短期記憶的不足,適量的帶氧運動亦有助減慢腦部退化。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H( I ^% {& d
5 d# |6 k2 b+ jwww.tvboxnow.com
急性精神錯亂則是突然出現的神智或精神混亂,連在做什麼、身在何處都不清楚,也可能日夜不分。
" Z$ H3 S! v+ q2 _4 i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1 M7 R) }0 n6 n
Delirium:急性精神錯亂
公仔箱論壇 \+ u7 y2 D% k/ N
; R7 F) S5 D5 ]7 U- Z/ ~. U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他們集中力及注意力不足,也會感到不安,甚至出現幻覺和妄想等思覺失調症狀,因此相當缺乏安全感。嚴重患者遇到陌生人反應可能很大,曾有個案以為別人襲擊他,於是作出反抗,但這都是較極端個案,此症並不與暴力掛鈎。
]4 V7 @6 {, [# j) A& I. j9 t7 Jtvb now,tvbnow,bttvb
( Z Z4 z' G0 p! `5 `2 D
患者也可能走另一極端,整個人毫無生氣、沒有動力做事及經常感到疲倦。而認知障礙症患者會有較高機會同時患上急性精神錯亂。
www.tvboxnow.com) }! s- O4 p# ?6 q/ Z
; ~, g [( D; q( z0 X7 O/ u+ q" e
急性精神錯亂是由內科疾病引致,例如肺炎、尿道炎,甚至簡單如傷風感冒引起,但一旦發病,後果是可以非常嚴重,約三成患者因延誤入院治療,結果器官衰竭致死。
" x2 \, Y5 ^7 g8 X% d+ T
) K0 c- u! W: K+ b% p
現實中,不少長者經常足不出戶,缺乏有規律活動及運動;家人又缺少時間與長者相處,結果長者要獨力面對問題,情緒難以梳理,大家應該多主動關心長者,如果發覺長者的精神健康轉差,盡快帶他們求醫,也要理解及包容他們,家人的支援給予長者的精神力量是最大的!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www.tvboxnow.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