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教學技巧篇 
 
很簡單的一些觀念和大家分享 
 
《攝影技巧 1. 》 
 
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 !  
 
光圈:光圈愈大景深愈淺,光圈愈小景深愈深。  
鏡頭焦距:鏡頭焦距愈短景深愈深,鏡頭焦距長景深愈淺。  
攝距:攝距愈近景深愈淺,攝距愈遠景深愈深。  
《攝影技巧 2. 》  
 
最簡單的‘測光’要素 !  
 
測光時,只要找到景物中接近中灰色的地方測光,皆可以得到正確曝光。  
一般測光範圍會偏重畫面下方,若構圖需直拍時,先把相機橫拿測光,再直拿拍照。  
小區域測光,可先換用望遠鏡頭測光,再換回原鏡頭拍攝。  
《攝影技巧 3. 》  
 
最基本的『構圖』技巧 !  
 
黃金分割定律:就是將照片的四邊三等分,用直線連接,使成一「井」字形。照片的主題中心應放在四線的交叉點上。這是使用最廣、歷史最久的構圖規律,宜多利用。  
打破傳統三等分構圖法,就是三等分的一半等於「六等分構圖法」,地平線 or 水平線置於六分之一處,照片主題亦需放在黃金點上。  
《攝影技巧 4. 》  
 
最簡單的「對比」構圖法 !  
 
明暗對比法:  
遠近對比法:  
大小對比法:  
高低對比法:  
剛柔對比法:  
色彩對比法:  
《攝影技巧 5. 》  
 
何謂 「色溫」?  
 
平常一談到顏色,例如說「泛紅的光源」,實在很難用言語表達它就竟有多紅。所以 ,在攝影中就將光的顏色替換成「色溫」的數值。  
例如一個完全漆黑的物體加熱時,溫度上升至某一水平時,會開始發出暗紅色的光;隨著 溫度的提高,此光的顏色明顯會有 橙→黃→白→籃 之變化,而可用當時的溫度﹝絕對溫度 = 。K﹞ 表示此發熱物之光的顏色,謂之「色溫」。  
因為色溫的數值越高,光的顏色偏藍﹝陰天或雨天的光線﹞,越低則偏紅﹝日出或日落的光線﹞;所以 專家就訂定了一個色溫表如下:  
太陽與地表呈現 70。= 600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60。= 590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50。= 580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40。= 571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30。= 554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20。= 520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15。= 4880。k  
太陽與地表呈現 08。= 4120。k  
一般而言,日光型軟片都以 5500。K 為正常的顯色標準色溫。 
《攝影技巧 6. 》  
 
「人像構圖」的六大法則!  
全身像:可強調美麗的身體線條與動態,但不容易表現出來,困難性較高。  
七分像:膝部以上。拍攝膝部到臉部,此種構圖很適宜強調動態。  
半身像:腰部以上。因不用考慮腳部的安排,可明顯的捕捉表情,故較易處理。  
胸 像 :胸部以上。可用手部動作表現動態,所以半身像及胸像最容易強調表情或 製造氣氛。  
特 寫 :大頭照﹝如學生證的照片﹞。  
大特寫:近攝的一種。這種構圖只拍攝臉部,所以表情、眼神、嘴角都是很重要的重點。  
  
 
「人像曝光」要素﹝負片﹞! 
※ 人像攝影,以人的皮膚色調為測光依據。  
減 一 格 :曝光不足,會損失臉部陰影的細節,無法表現肌膚的真實感。  
正常曝光 :曝光正常,能表現出肌膚的真實感,由於太過銳利畫面,使之臉部的缺陷都表現出來,這是一般人較不願意看到的畫面。  
加 一 格 :曝光過度半格、一格是最理想的測光標準。臉部膚色稍微過度,則膚色看起來比較圓滑平穩,臉部的青春痘或缺陷,在相片上較 無法表現出來,這就是一張成功人像作品。  
加 二 格 : 一般婚紗攝影都曝光過度,亮面色彩失去飽和,膚色泛白,類似素描構圖,亦無法表現肌膚的真實感。  
  
 
「人像攝影對焦」的要領!  
正面拍照:以眼睛為對焦重點。  
側面拍照:一般以前眼為焦點,表情最自然。  
  
 
「人像攝影鏡頭」有幾種!  
85m/m  
105m/m  
135m/m  
180m/m  
200m/m  
35~105m/m  
80~200m/m  
《攝影技巧 7. 》 
 
夜間月亮拍攝參考表 ! 
 
●以ISO 100 為準●  
弦月 1/15 1/ 8 1/4 1/ 2 1  
半月 1/125 1/ 60 1/ 30 1/ 15 1/ 8  
滿月 1/500 1/250 1/125 1/ 60  
 
《攝影技巧 8. 》 
 
檢視一張精彩的照片,需要具備以下幾個重要元素?  
 
包括瞬間的動感的掌握。  
幾何構圖能力 。  
顏色組合的概念。  
擷取人物神韻。  
光影的層次。  
在混亂中呈現次序美感。  
《攝影技巧 13. 》 
 
如何運用各種「鏡頭」來選擇適合拍攝之題材 !  
 
廣角鏡頭:大約28m/m~35m/m  
體積小,攜帶輕便,是傻瓜相機流行的主因。  
攝角廣,要注意彎曲、變形、失真。  
對焦快,了解景深表,找出快速拍攝的景深焦點「光圈與距離」的調配,固定焦點,把握住一瞬間剎那留住於永恆。  
訓練目測,有時比眼睛調焦速度快,人總是在患得患失中失落良機。  
看了觀景窗,就要決定構圖、佈局、攝角,把握瞬間最佳景點按下快門,預防傾斜彎曲,天空除了藍天白雲外,適度地將鏡頭向下壓。  
標準鏡頭:大約42m/m~58m/m  
生於法國的 Henri cartier~Bresdson 說過:「當我買了第一架 Leica 時,它變成了我眼睛的延伸 」。  
135厘米相機的標準鏡頭以42m/m~58m/m;一般商品連同機身一起購買時,大部份都配50m/m為主。  
中長鏡頭:大約75m/m~105m/m  
適合於人物特寫,一般人物肖像,沒有壓縮感,呈現自然影像。  
街頭速攝,被攝體不覺得被攝影的壓力。  
體積大小適中,攜帶輕便。  
突顯主題,使用大光圈時,能簡化周邊雜亂,求得畫面簡潔,一般使用f4~f5.6時充分呈現立體感影像,發揮光與影的最佳境界。  
望遠鏡頭:大約300m/m~1200m/m  
適合體育活動、鳥獸生態、星像......  
體績龐大,攜帶費力,必須裝置在三腳架上拍攝。  
不適合人物肖像攝影,壓縮感呈現人臉被壓平而失真。  
景深很淺,對焦必須精準,光圈縮小,f16、f22、f32 .....  
變焦距鏡頭:變焦距鏡頭,融入各焦距鏡頭的優點於一鏡,但其功能品質並不能替代固定焦距鏡頭的特性與優點,但為了各種因素或需要應急也何妨!終究美好的光影,真實的影像傳遞,才是最終的攝影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