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貝萊德╱債信危機蔓延 新歐國家是否危機四伏?

歐洲債信問題持續延燒,希臘與南歐諸國引發的骨牌效應,連經濟實力堅強的德法等西歐國家都受到波及。因此,投資人不免擔心在全球新興市場中,與西歐國家相關性最高的新興歐洲國家,會不會是下一個希臘?事實上,新興歐洲國家的體質遠較希臘為佳,無論是從外部融資需求的降低、弱勢歐元有利出口,以及公共債務比率遠低於希臘的情況來看,實際發生類似希臘危機的可能性並不高。
外部融資需求已改善
以往新歐國家高度仰賴西歐銀行的投資,除了俄羅斯與土耳其外,大多數國家源自西歐銀行投資的比率都很高,例如匈牙利與捷克,投資金額截至2009年9月底止佔GDP的比重分別達111%與97%。但是,近幾年外部融資的需求已有顯著的改善,2009年各國外部融資的比重,相較於2007年已明顯改善。以債務問題相對較嚴重的匈牙利來說,私人借貸已由先前的淨借入,至2010年起已轉為淨借出。可見由於新歐國家的外部融資需求的改善下,即使西歐國家在債信危機下想要抽回銀根資助本國,對新歐國家的影響力將不致於太高。

歐元貶值有助新歐國家出口
西歐國家向來是新歐國家主要的出口國,外銷產業比率最高的捷克與匈牙利,出口至西歐國家佔總出口高達85%與78%,因此歐洲經濟減緩對新歐國家會有不小的衝擊。但此次歐洲債信危機,連帶地將歐元匯價推向近期的低點,而歐元貶值將有利於歐洲國家出口。同時,新歐國家出口至西歐國家大都為中間財,例如匈牙利與捷克出口至德國的商品中就有75%為中間財,也就是西歐國家自新歐國家進口中間財,經過加工後銷往世界其它國家,既然歐元貶值可助長西歐國家出口,而上游提供中間財的新歐國家理應也將因此受惠,可以彌補部份因經濟減緩所造成的傷害。
新歐國家債務與財政狀況較佳
新歐國家的公共債務與財政狀況顯然較希臘及南歐諸國為佳,大多數國家的公共債務比率都在正常的範圍內,即使比率較高的匈牙利,僅小幅超越歐盟所規定的上限。況且放眼2010年及2011年,新歐國家預估的經濟成長都會大幅超越2009年,公共債務與財政狀況也都會持續的改善,不致於如希臘般因龐大的債務產生立即的危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