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欣(香港保健食品協會會長)公仔箱論壇- t# |( ]- f0 u; k+ m v) k& s
tvb now,tvbnow,bttvb3 |! s: H. Y) ]& o1 v
, t3 e' z3 r, F- w! m: B1 wtvb now,tvbnow,bttvb很多人往往將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混為一體,雖然兩者都對健康有益,但功能上卻有頗大分別。8 G' l$ S( n4 n*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m3 }2 z( |' f9 r* l% d
甚麼是健康食品?tvb now,tvbnow,bttvb9 N, ?/ b" N s9 o( J+ ^' j
舉例說,有機農作物是不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種植的,所以是健康食品,這些食品與平日在餐桌吃的一般食物無異,與一般食物功能一樣,供給人體每天消耗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微量營養素。
* L4 p% ?9 I/ E4 P% Kwww.tvboxnow.com 但是,保健食品的主要功能是保護健康,例如增強免疫力,保健食品必須有每天建議服用量,即每天服用的次數及每次的服用量,產品一般是膠囊、軟膠囊、片劑、粉劑、水劑等,例子包括魚油軟膠囊、紫錐花膠囊、銀杏片、蘆薈濃縮液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F# d: h3 q! X# i9 J( n( C
很多市民對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產生混淆,是因為香港從來沒有這個類別。香港只有食物和藥物兩種分類,因此一部分的保健食品受藥物條例監管,其他的則當作食物來規管,妨礙市民了解保健食品所發揮的功用。) Z" J4 n) z: z" ~ }, I( k. T
保健食品的定義
5 o/ i4 d/ i; y1 [" dwww.tvboxnow.com 因各地歷史文化有分野,衍生出多元的保健食品名稱和定義。美國稱保健食品為「膳食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加拿大稱之為「天然健康產品」(Natural Health Products),澳洲則稱為「補充藥物」(Complementary Medicine)、新加坡叫做「健康補充品」(Health Supplement),而菲律賓、泰國、印尼同樣稱為「食物補充品」(Food Supplement)。tvb now,tvbnow,bttvb8 B+ m* t# i% K6 ^: G
既然香港沒有定義,參考中國的保健食品定義乃順理成章。中國衛生部於1996年「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的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在2005年頒布「保健食品註冊管理辦法」,將定義加入「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的一節,完善了國內保健食品的定義。
- p" T, I+ _+ y公仔箱論壇現實與理想不符公仔箱論壇1 T) b3 j# Z2 T
雖然政府大力教育市民「食物金字塔」和「養成運動習慣」的觀念,礙於現實生活及工作繁忙,大部分市民都不能達到政府提倡這兩項保健的金科玉律。衛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2005年7月進行「香港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定質調查」,結果發現66%在職男士外出用膳,只有33%自備午餐;在職女士大約50%外出用膳,50%自備午餐。近70%在職男士及女士平常極少體能運動,每周不足一次做20分鐘帶氧運動,每周一次做輕微體運動的在職男士約15%,每周一次做輕微體運動的在職女士則有35%。調查反映出問題實質上仍然存在。身處繁忙的都市環境中,我們不難想像每天從食物、食水、空氣等吸收的污染物,每天面對種種的生活壓力,不均衡的飲食,都在無聲地蠶食我們的健康,形成各種的慢性病。所以愈來愈多人透過服食保健食品來增加抵抗力,保障健康。
# e3 r& j( s1 S( U9 D; m8 A# _公仔箱論壇香港保健食品形勢! b* q" u1 j/ E- p0 ^2 v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2008年10月發表一項「港人對保健食品認知」研究調查,發現被訪市民有35%在訪問前六個月內有服用過保健食品,每天平均服食1.9種保健食品。調查估計約200萬成年人在調查前六個月有服食過保健食品,年銷售量達100億港元。71%認為產品的安全性非常重要,27%覺得重要,其次,覺得產品品質重要的有40%,而覺得非常重要的有57%,此外,接近九成被訪市民非常同意或同意保健食品與一般食物分開監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b. k+ _9 G* c1 {
外國經驗可供借鑑
! |& \& s$ ]/ z& ywww.tvboxnow.com 儘管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在保健食品的公共政策卻未能與國際接軌,以致香港整體保障市民健康的架構落後於先進國家甚至發展中地區。已實行保健食品分類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中國、台灣、歐盟及東盟地區多國,而香港大部分的保健食品都是從這些國家進口。簡而言之,外地的做法是在食物與藥物之間建立保健食品類別,說明保健食品既不是食物也不是藥物,利用保健食品為國民創造自我保健的平台,提升國民的保健意識及整體健康,藉此幫助國民保持健康生活質素和生產力,減少國家的醫療開支。公仔箱論壇2 z# _3 n/ J. p1 O0 f: G
2004年9日美國膳食補充品訊息處(Dietary Supplement Information Bureau,DSIB)發表一份以證據為基礎的報告,顯示65歲以上長者每天服用1200毫克鈣質配合維他命D,五年內可以預防734,000次髖骨骨折,節省139億美元醫療費用。懷孕年紀的女性,每天服用400微克葉酸,可防止胎兒患上脊椎和腦部先天發育缺陷,簡稱「神經管缺陷」。報告亦確定奧美加3魚油對心血管疾病有益處。
4 g6 |7 Q# ^ c0 H; r% |tvb now,tvbnow,bttvb總結( F% J! t* R" ?: W7 v
北美及歐洲的保健食品市場十分龐大,每年都持續增長,這種情況突顯現代社會對保護健康的殷切需求。香港與外地國家同樣有人口老化、健康惡化及日漸膨脹的醫療開支問題。香港不應漠視這種趨勢,應該與時並進,作出相應行動開拓保健食品類別以確保香港市民的健康,減低未來龐大醫療融資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