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電/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傳統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節日。清明除了讓活著的人向逝者遙寄來自塵世的哀思與溫暖,同樣沐浴我們的心靈。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是清明文化的靈魂。
+ G, p8 m- X$ n; vtvb now,tvbnow,bttvb+ @: [+ B# y& B6 E
然而,如今的掃墓,鋪天蓋地的奢侈祭祀用品,“金山”“銀山”、“LV”等各種祭祀“潮品”紛紛亮相,讓本該是莊重嚴肅的祭祀行為徹底變了味,多了許多攀比的氣息,偏離了正確的軌道。筆者不禁要問,祭祀的初衷到底是為了表達哀思還是競奢炫富? # m0 n2 C0 D3 S+ P; a) z
9 N2 d& q h2 N 清明習俗作為清明文化的重要載體確實應該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健康的清明節,應該是文明祭祀,陪伴親人,感恩生活的集中體現。
0 C7 @$ H: z"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O. \1 R/ s+ A/ e
文明祭祀是對清明節的深切致敬和樸素還原。一直以來,人們通過放鞭炮、燒紙錢等舊習俗表達懷念之情,但這一方式既污染環境、還帶來火災隱患等,近幾年,人們開始呼籲不燒紙,不焚香的清明祭掃方式,改用送鮮花、鞠躬等。提倡移風易俗、文明祭奠,確有必要,但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www.tvboxnow.com! U1 z9 w$ H0 b, `0 [7 i
公仔箱論壇# E3 k2 @4 h* R
清明節,除了懷念已故的人,更提醒我們要更好的陪伴身邊的親人。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就是帶著已故親人的愛生活得幸福快樂。新土舊痕,掩埋的只是音容笑貌,卻掩埋不了親情、往事與愛。趁著我們身邊的親人還在,多回到他們身邊去看看,不要等到想見卻見不到的時候才後悔沒有多陪陪他們。
5 Q/ e7 ?9 ]; e/ N# i( g4 v"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tvboxnow.com8 d8 v0 { O3 F
清明節更是感恩的節日,清明節這天陪同孩子去烈士陵園感知英烈的大愛,去親人墓前緬懷親人的恩情。也許只是一枝白菊,一個鞠躬,但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是可以感受到我們對先人的尊敬和敬仰。 公仔箱論壇& _8 i6 \8 w1 K- r
www.tvboxnow.com$ K" _' y2 T7 k5 \+ F0 a
當萬物清明,我們該時時反省,刻刻清明,用文明的方式感恩生活,思念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