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股票] 【動大事2018】港股牛轉熊仲要捱?沈大師避跌市︰2019首季二萬點


沈大師今年初大膽預測恒指年內見20,000點,當時被譏笑為「燈神」    。



2018年初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一句「一股不留」,震撼全城,當時恒指仍在32,000點以上,沈大師力排眾議,大膽預測恒指年內見20,000點,堪稱「全城最熊」。一年過去,市場經歷了美國縮表、中美貿易戰、騰訊﹙700﹚大插水、新興市場危機、加息、美科企跌入熊市等,壞消息一浪接一浪,恒指亦由年初歷史高位33,484點,曾跌至24,540低位,雖目標兩萬點未到,但大師預測熊一底部或在2019年首季出現,恒指有機會進一步跌至20,000點。

「Cash is King」是沈大師2018年給股民的建議,他早提醒大家不要隨便入市,尤其奉勸不要高追股王騰訊,避免損手爛腳。可是,今年初大行及券商紛紛唱好大市,大部份恒指預測均在31,000點之上,大摩、摩通、瑞銀最牛,預測高位分別為37,600點、36,500點、36,067點,而「中國女股神」西京投資主席劉央在今年四月,騰訊仍在400元以上時,便高調撐可升至1,000元,而大行當時普遍目標價定在500元以上。

「牛市轉熊市特質,就係頭嗰段時間無人相信係熊市,大部份人仍然覺得係牛市升浪,你見到基本因素、數據業績唔係差,但估值就不合理地高,呢啲都係每一次轉市嘅特徵。」沈大師形容這次熊市一期算行得慢,下跌以「鋸齒式」形態落,反映這次熊市較1997、2007年都會更加嚴峻。

他指這次港股熊市具備1997年、2000年、2007年三次跌市的特徵,第一像亞洲金融風暴時資金回流美國,導致新興市場危機;第二跟2000年科網爆破相似,科技股帶頭領跌;第三是美國金融海嘯次按出事後,債市問題、孳息率曲線倒掛,「2018係一個轉角嘅年份,資產泡沫正正式式係九年QE之後,開始爆破。」

沈大師2018年初預測牛轉熊時被千夫所指,更被譏笑為「燈神」,如今確認測市準確,他坦言沒有介意,「呢樣嘢我係絕對唔會介意,亦都唔會擔心,適當地我會比一個還擊,我對自己個分析係有信心嘅!」

2019年他認為熊市一期會延續至首季,恒指底部介乎20,000至23,000點;假如之後環球政策上有利好轉變,將會出現熊二反彈,上望26,000至28,000點,熊二預料行八個月至一年,較他早前預測為長;之後整個熊市就現海嘯級的終極一跌,他以高位跌五成計,底部會是16,500點。

2019年,沈大師建議投資者的策略只宜小注,最重要「保住份工先,維持正常收入」,再伺機等待熊一底部入市,博熊二反彈,目前他留意三隻股,長和(001﹚、長江基建﹙1038﹚、中國人壽﹙2628﹚,但暫時仍未到入市位;至於騰訊,大師明言不會撈底,「短線炒一兩日冇所謂,我都係嗰句,買聯想好過買騰訊啦!」

記者︰鍾耀恆
1

評分次數

  • goldmonk

本帖最後由 itsctsu 於 2018-12-25 09:55 AM 編輯

【動大事2018】大行估市錯多中少 2019又估幾多?


2018年快將完結,恒指由今年初歷史高位33,484點,一度跌至24,540點,近期投資氣氛繼續低迷,但滙豐私人銀行對明年大市表現作出樂觀預測,估計恒指明年底會見30,000點。

翻查紀錄,各大行每年年尾的恒指預測都錯多中少,滙豐去年便預測2018年恒指目標為31,000點,雖然年初的確升上33,000的歷史新高,可是全年走勢並非當時大行估計般那麼「牛」。綜合各大行2018年的恒指預測,大部份均在31,000點之上,大摩、摩通、瑞銀最牛,預測高位分別為37,600點、36,500點、36,067點。                                                                                                                                                                                                
至於2019年恒指預測,除了滙豐、花旗較樂觀,預測恒指明年見30,000點,其餘摩通、大摩、瑞銀、瑞信、高盛預測介乎27,000點至29,850點,較為保守;而看最淡的是建銀國際,預測恒指明年會見19,000。

記者︰鍾耀恆
【動大事2018】中環老散2018慘唔慘:「輸百幾萬唔算多咯」


2018年即將完結,年初恒指升上33,484點歷史高位,豈料二月隨即下跌,港股一度跌至24,540點,反彈後年尾又轉弱,散戶們在今年整體輸多賺少。

2017年港股大牛市,可是花無百日紅,散戶似乎都知曉這個道理。蘋果做了個小型街頭散戶調查,馮小姐及郭小姐表示早已並不看好今年股市,「因為舊年升得太犀利…有咩可能成日升。」周小姐則認為,港股下跌是受外圍因素影響,如中美貿易戰,而非香港本地的問題。

成績方面,受訪的十個散戶中,六人表示今年有盈利,其中大部分都是購入一些實力藍籌股而收息獲利。周小姐指因7月要前往加拿大,而把大部份股票套現,避過10月的跌市,「所以比其他人好彩,嗰陣賣晒我啲股票。」郭小姐則因近期才入市,靠買賣賭股而獲利數千。


至於虧損的4人,涉及的金額亦不少。鄺先生表示,自己十年以來投資數百萬股票作收息投資,但今年整體則虧損了一百多萬,「買幾百萬蝕百幾萬,唔算多。我唔賣咋嘛,如果拎去買樓一早賺咗。」馮小姐則指,自己投資6位數字金額到仙股中,但遇上跌市淪為蟹貨,「仙股快嚟快去,而家返唔到轉頭。」

在跌市之中,林小姐覺得,不要接觸投機性強的股票,以免血本無歸。「投資就可以,如果而家玩嗰啲投機股票,好容易一毫子都拎唔返。」
【動大事2018】2019年股市十大地雷 個個都要小心                           

美股12月跌不停,恐怕2019年開局繼續震盪(資料圖片)

1)中美糾紛
中美貿易戰及科技冷戰升溫,貿易戰3個月休戰期間仍發生華為孟晚舟事件,2019年2月底過後,中美糾紛隨時再度發酵。華為事件對於全球科技發展亦影響深遠。

2)市場看淡環球經濟
最近有調查指23%經濟學家或分析員預期美國未來12個月陷入經濟衰退,比率為特朗普上任以來最多。另外,社科院料2019年中國GDP增長6.3%,較2018年放緩。市場目前正看淡中美兩大經濟體系的經濟表現,經濟放緩預期或影響消費、投資意欲,形成惡性循環。

3)中國樓市
中國樓價近期下跌,新樓庫存亦上升。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受監測的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按月增2.5%。近期中央有迹象放鬆樓市調控措施,倘若未能阻止樓價下跌,或衝擊內地經濟及金融市場。

4)中國債務問題
中國第三季度影子銀行規模下降3.6萬億人民幣,至9月底的62.1萬億人民幣,仍屬高水平。除此之外,企業債、地方債有待改善,預料2019年再有企業債爆煲的消息出現。

5)美國政治風險
特朗普面對「通俄門」等指控,有機會遭彈劾,令美股風險增加。今年尾美國政府停擺,亦屬不明朗因素。

6)地緣政治風險
除中美糾紛外,環球地緣政治風險亦正升溫,近期美伊局勢趨緊張,隨時成為新的炸彈。

7)美國縮表、孳息率曲綫倒掛
美國國債孳息率曲綫倒掛已反映市場看淡未來經濟,但美國聯儲局未改縮表進度,或進一步拖累經濟以至股市資金流。此輪環球經濟放緩速度快,聯儲局貨幣政策轉向速度可能過慢。

8)環球資產市場
環球資產市場放緩,可能是資產價格大牛市轉向迹象,跌勢加速恐令金融市場及經濟形成衝擊。

9)人民幣滙率風險
人民幣2019年能否保七成疑問,倘保七失敗或觸發市場信心危機。

10)新興市場危機
土耳其、阿根廷、南非等國的債券孳息率今年一度急升,於油價下跌以及美元滙價上升等因素下,個別新興市場國家財政困難的問題或於2019年重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