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2 Z& `7 k5 c- j2 s7 s
k2 _/ h: q! W9 f1 c- V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若是這段歷史往前推,則可從1973年說起:當年5月29日,中國駐美國聯絡處首任主任黃鎮抵達華盛頓,這是中美正式建交前的一段特殊時期。黃鎮到埗後,翌日即獲美國總統尼克遜接見。5月29日至6月15日不到三個星期之內,黃鎮遍見參眾兩院領袖及美國主要官員。在這期間,尼克遜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六次會晤黃鎮,基辛格更說,如果有要事商談,可隨時找他或尼克遜。1978年,柴澤民接任聯絡處主任;1979年中美建交,柴澤民擔任首任駐美大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Z* h: F' c5 k9 O"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0 y, f, [) g* Y7 G7 p
回顧歷史,那是華府與北京蜜月期的開始:美國要聯合中國對抗蘇聯,中國也要美國制衡百萬大軍在中蘇邊界虎視眈眈的北極熊,核戰陰影造就中美關係的新一頁。黃鎮是軍人出身,調派美國前是駐法國大使,他與聯絡處副主任韓敘赴美前獲毛澤東和周恩來接見,可見當時北京對中美關係極為重視,聯絡處主任級別頗高,屬正部級。至於美國,在北京亦設有聯絡處,主任是資深外交官布魯斯。前面所說,這是中美關係裏的「特殊時期」,因為那時美國與中華民國即使貌合神離但仍有邦交。這就是說,1973年5月到1978年12月底,整整五年,美國首都華盛頓既有數十年歷史的中華民國駐美大使館,也有剛設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聯絡處。事隔半世紀,回溯前事,美國在本國首都大玩「兩個中國」把戲,而北京和台北的外交人員共處一地。在此刻中美關係波濤洶湧的現實映照下,華府、北京、台北在那五年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足可在外交史書寫一章。$ O4 m# N$ X g0 A b/ J8 Z
公仔箱論壇* J/ ?% a ]0 T" }0 n6 R f
處於熱戰邊緣的對峙狀態tvb now,tvbnow,bttvb, c3 n* q1 N8 P+ j- \& E
如今中美關係遠不如70年代密切,貿易談判、南海問題、台灣問題,連香港與NBA都是中美之間的議題。看來,中美大使已不能享受當年黃鎮可以隨時找尼克遜或基辛格面談的優渥地位。不過,這些只是中美當前的部份議題,更大的議題,是這一對曾經有着戰略合作的夥伴,在美國的一些分析眼中,未來一段相當長時間,預料將處於對峙狀態。於具體言行閱讀,這不單是冷戰,或者說是正處於熱戰邊緣亦無不可。
0 d8 n \/ E, X. g( t7 w3 N公仔箱論壇% M# C i& Q, W9 ]0 m
在中國調整對美國關係、俄羅斯總統普京主動披露正在協助中國建立彈道導彈預警系統之際,美國政府與民間出現審視並重新定位美中關係的聲音。值得留意的是,這些並非外交操作上的微調,而是自我檢視過去50年美中關係的本質和認知。換言之,美國上下進行的是重新認識美中關係的進程,最後會把尼克遜1969年上台後,以各種形式流轉至今的美中關係形態摒棄不足為奇。
* L' A4 G4 k" x( H0 P" M% etvb now,tvbnow,bttvb
' J3 \0 B" E. V$ k!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0年代初中美尚未建交,美國自由派大力敦促華府放棄台北轉而與北京建交,學者、媒體、政界等不一而足。時移勢易,到了這個星期,《紐約時報》一篇狠批美國企業面對中國「沉默是金」的社評指出,美國企管高層開始時稱中國將轉向資本主義,之後會逐漸邁向民主及尊重人權,因此他們遵守中國的規定。社評到了最後,毫不留情鞭撻商界,「沉默就是共謀」。《紐約時報》痛貶過去半世紀僕僕風塵太平洋兩岸的美國商業巨賈,言詞之辛辣,是這份美國第一大報所少見。
) Y- C6 z" e; ]
+ }( D* q- }( k. P# S9 x( i6 f, _, B0 E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一股自我批評或者翻賬的風潮已漸見吹拂花旗,《紐約時報》這篇社評不過是芸芸之中打響的一槍。新書《Schism: China, America, and the Fracturing of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 / 分裂:中國、美國以及崩折的全球貿易制度》的作者是《華盛頓郵報》前記者、國際管治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布魯斯坦(Paul Blustein),他在《外交政策》的長篇文章,重點論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後,美國政府的考量及操作決定。文章焦點放在喬治布殊政府的作為,以及時任財長保爾森的做法。該文標題是〈The Untold Story of How George W. Bush Lost China / 喬治布殊失去中國的不為人知故事〉,小題是「美中關係15年前開始瘋狂脫軌轉向——但是華府反應極其蹣跚」,毫無疑問,是對往昔歲月美中關係前因後果的追尋。" f6 o$ }$ [& q& K C# f4 }
* u9 u2 C6 I" b4 H% v美兩黨槍口一致對準中國' L, E! q+ ?9 o9 e, m1 {- o
特朗普上台之後,執政共和黨與在野民主黨勢成水火,能夠存在共識的議題,美中關係是為數不多之一。三年下來,特朗普對北京尤其是貿易戰拳拳到肉,民主黨雖然沒有參與行政決定,但在立法機關也屢屢出招。或曰,這些是拉票花招,作不得準,然而當傳媒不分保守派與自由派一致槍口對準中國,卻是美中關係半世紀僅見。布魯斯坦的文章着重美國的政策缺陷,《紐約時報》火氣甚大的社評,表面上指向眼中只有錢的商界,卻是對文中提到美國曾對中國的期望全力批判:這麼一批,把尼克遜「聯中抗蘇大三角」、克林頓「交往及擴展政策」,以至橫跨近50年的「資本主義令中國步向民主」之說,全都打翻在地。
; V5 |2 v7 i4 P5 H
# e; D3 E7 f% z: C% Q+ Y2 O殆無疑問,中國與美國各走一邊的態勢明顯,中俄同盟清晰可見,美國接下來將重新建構美中關係與論述。「失去中國」一詞的重現,側面可供說明一種情況:幾十年來人們目睹密切的中美關係已是難以回頭,未來將會出現根本變化。中美俄大三角再次扭轉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8 s, F4 |5 y6 ]4 i- }7 A公仔箱論壇. t0 F3 e: I$ A- g
安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