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今年41宗慘劇奪211命 八成涉槍械 美步進集體謀殺年代 7小時前

【怒火難洩】美國今年經歷了1970年代有紀錄以來最多的集體殺人事件,宗數達41宗,共奪去211人的性命,當中80%牽涉槍械。有犯罪學專家指美國人多了大開殺戒,反映現時美國社會充滿怒火,多以槍擊宣洩,現在似乎踏入了「集體槍擊的年代」。
3 `  l% h$ F3 d9 |( L! M: J1 I5 X: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8 j' x; M# v7 m/ j' K( }
根據美聯社、《今日美國報》和東北大學的數據庫,今年集體殺人案,即除了施襲者外釀成多過3死的集體謀殺數目,是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年;數據庫最早的紀錄為2006年,相關研究最早只追溯至1970年代。今年41宗集體殺人案,33宗牽涉槍械;當中以最備受矚目的德州埃爾帕索的沃爾瑪槍擊案死傷最慘重,有22人遇害;另外德州敖德薩市、新澤西州澤西市和維珍尼亞灘的大型槍擊案也一度成為全國焦點。
" Z( e$ n" [5 Ewww.tvboxnow.com
) z# F4 I8 J1 M6 k  J! v相識群體案發多 動機難查
" I8 ~+ @$ J$ z! A但數據庫的統計也顯示,大部份的集體殺人案發生在互相認識的群體中,通常牽涉家庭糾紛、販毒或犯罪集團的暴力事件等,犯案者的動機通常難以追查,全國新聞媒體也甚少涉獵到這些新聞。今年第一宗集體殺人案發生在俄勒崗州克拉克默斯縣,一名42歲男子用斧頭斬死其母親、女朋友與9個月大女兒後遭警員擊斃,現場有兩人成功逃脫。該案件的兇徒偶與警察發生過衝突,也會與親戚起爭執,但事發前無重大犯案徵兆,其動機仍然未明。www.tvboxnow.com; I* z4 X, I; q2 i' S; `' s

" o8 T9 T% J+ A/ mwww.tvboxnow.com集體殺人案數目不只多,影響範圍也甚廣,美國今年近半州分都有發生集體殺人事件,當中以槍管較嚴的加州最頻密,錄得八宗。美國明尼蘇達大都會州立大學犯罪學家登斯萊伊(James Densley)指,數據庫的數字與他集中探究槍擊案的研究結果相呼應。他認為,使這組數據更異乎尋常的是「在一般或整體謀殺案數字正在下跌時,集體殺人案數字正在上升」;對比起集體殺人案在所有謀殺案的份額,它們導致更多死亡。
( O: |0 z3 N  b公仔箱論壇5 G5 S5 `* g9 t) V% |+ q1 Z
專家:恐懼刺激傳染效應
' \' a  K5 Y- r( q5 H公仔箱論壇綜觀近年數據,集體殺人案的數字也甚為高;2016年錄得38宗個案,為有紀錄以來第二高;而2017年的死傷數字受到拉斯維加斯槍擊案拉高,比今年還要慘重,共有224名遇害者。登斯萊伊分析,此趨勢是美國社會「憤怒與沮喪的時代」下的副產品。他又指每一代皆有一種流行的犯罪模式,有一定潮流,1970至1980年代現過連環殺手潮,1990年代流行校園槍擊與兒童綁架,千禧年代則經歷連連恐襲,「現在似乎是集體槍擊的年代」。
$ @/ [( V& M* g& z9 `" O
% ]3 C7 o7 B$ N- Y8 Z* ~tvb now,tvbnow,bttvb他與東北大學犯罪學家霍士(James Alan Fox)同樣擔心「傳染效應」的出現,即是一波集體殺人案會觸發另一波集體殺人案。霍士指:「這些仍然屬少數案件。明顯地(發生的)風險低,但(社會的)恐懼感高」,而「刺激傳染效應的就是恐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q5 l0 C9 ~3 X" d7 U
美聯社
「槍手精神問題」特朗普冷處理槍管
* U" d0 x3 n7 \4 U, E) W3 _tvb now,tvbnow,bttvb
1 K7 Q2 [3 V* D4 M+ r1 y( f) l, i7 c3 N1 T  b9 h$ j8 {  ]
美國每次槍擊案後都有加強槍管呼聲,但每每過一段時間就失去動力。資料圖片公仔箱論壇/ l7 R" v- B4 X. o5 S" m2 m

- h& ]2 k  O' `# Z+ _7 L) I公仔箱論壇美國槍擊案一再發生,但爭取收緊槍械管制卻失去動力,承諾加強背景審查的總統特朗普,結果原來只得三分鐘熱度,重彈槍擊皆因槍手有精神病舊調。即使是爭逐民主黨提名的一眾總統參選人,雖然都有把加強槍械管制列入政綱內,但只有前紐約市長彭博列為主打建議。
1 J8 D/ w" n0 _8 K6 U/ {tvb now,tvbnow,bttvb+ X1 _8 d% T7 C; C* m
空承諾增背景審查公仔箱論壇9 N, ^% E  L7 y' K: n0 z
8月份發生了今年奪命最多的兩宗槍擊案後,收緊槍械管制再成全美焦點,特朗普矢言會跟國會領袖「認真討論」對合法持槍人士進行「有作用」的背景審查。但隨着80多人死傷的震撼力消褪,半個月後特朗普跟全國步槍協會(NRA)總裁拉皮埃爾通話,隨後就改口稱「現有的背景審查制度已非常有力」,又把大規模槍擊案都推到槍手「精神問題」上。
9 D$ ]/ I7 _. b: otvb now,tvbnow,bttvb% F0 x. J3 d, e/ y/ `; R
相對於共和黨,民主黨政治人物普遍更支持槍械管制。熱門總統參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本月較早時在一次槍擊案紀念活動中有談到收緊槍械管制,但不支持由聯邦政府發槍牌。只有彭博將槍管作為主打政綱之一,主張加強背景審查、設立全國槍牌制度,以及聯邦立法讓法院有權將「危險人物」的槍枝充公等嚴厲措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u) i" [2 d5 @& H& c; q- j" w
英國廣播公司/《衞報》
1

評分次數

  • aa00

曾困槍擊現場 倖存者遺陰影避人群tvb now,tvbnow,bttvb2 k% L% L/ h! Z' B& o  G  D. z# }& b( J# u
tvb now,tvbnow,bttvb: @$ Z, M6 }, b& z  K0 K

' }3 f" m; c( r穆努茲背部留下不少傷口。美聯社
* Q! b6 W2 j: P% H4 k% T) l, n3 `; L0 S) f. a+ w( h6 w  K8 p
槍擊案死亡人數令人關注,但造成精神和身體傷害也不容忽視,單在8月三場大規模槍擊案中就逾65人受傷。德州有男子曾身處槍擊案現場與死神擦肩,事後擔心人身安全,想買槍保護自己卻因有案底而無法買。
% i( B* u+ \0 q  |% i) ~公仔箱論壇
4 P; n0 s0 N3 q* b$ I# E! u4 s公仔箱論壇有案底禁擁槍 終日不安公仔箱論壇7 `9 o+ d7 L: v( R) O% h
28歲的穆努茲,一年前移居到德州西部城市敖德薩從事石油行業的工作。在距離他480公里外的埃爾帕索沃爾瑪超級市場發生致命槍擊案後已感坐立不安,擔心槍擊案可能隨時隨地發生,事後致電母親着她在家中或在需要自衞的情況下帶槍,也對朋友說同一番話,叫他們到沃爾瑪前帶槍,以防遇襲時可保護自己或他人,「你不能總是以為自己很安全。埃爾帕索槍擊事件一發生,那一刻我就坐立難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2 x$ e0 @$ y; M. s# ^4 R+ V

5 F7 {3 b/ |0 k: d# H: _5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令穆努茲感到不安的是,他作為曾被判罪的重罪犯,被禁止擁有槍械。
$ Q: X2 w+ ~1 b/ T8 {tvb now,tvbnow,bttvb
) h  W- z) A8 c$ r4 g( G28日後,他在敖德薩前往酒吧與朋友會合,駕車途中發現一名持槍司機開車駛至,他說:「我最糟的噩夢成真了,我處於槍戰之間,無法捍衞自己。」他被困槍擊現場,本能下車蹲下躲避,座駕擋了不少子彈。之後幾個月,自言愛交際的穆努茲盡量避開人群。他仍駕駛同一座駕,車側仍佈滿彈孔,乘客位頭枕亦有彈孔,車門還見到被塗上「證據」的字樣。
: n, B3 z3 E# W) U) K4 M. Z: `. a美聯社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