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警破釣魚短訊集團 5男女被捕包括16歲男生 為搵快錢助購物套現!

撰文:凌逸德出版:2023-08-1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J8 J3 a6 u; o
, P: @7 ~, E: \* o) E" G' U
! m- h& a8 P! ]9 |, l

0 M) A: c5 S9 C(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警方拘捕5名男女,涉嫌與新界南警區12宗釣魚網站的騙案有關,涉及金額約30萬元。被捕疑犯均為下線成員,為搵快錢而被招攬入犯罪集團,當中最年幼的疑犯為16歲男學生。
! N  _" N6 Z, R" K6 e/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y1 x7 r1 m% p) S4 Mwww.tvboxnow.com新界南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王婉貞簡報案情稱,警方發現到有受害人收到騙徒發出釣魚短訊,以某電訊公司積分即將到期或換領禮品為名,誘騙受害人點擊虛假網站連結。受害人依指示於虛假網站輸入個人資料及信用卡資料,包括信用卡號碼、交易認證密碼、信用卡安全碼及到期日等等。期後受害人在不知情亦沒有遺失信用卡的情況下,被盜用信用卡購買不同類型的商品。
/ S: C2 Q# y7 E. v7 q& ewww.tvboxnow.com
8 C0 x; Y( \3 p% \2 V$ K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g$ }7 E4 D: ~# k
警方檢獲手機、平版電腦及衣物等。(蔡正邦攝)
2 ^1 K/ K/ A% uwww.tvboxnow.com
+ x+ |' E$ F. z) D5 m5 q% _; S, h  [( O6 [  X
9 i2 l, \3 a4 n$ }4 {1 t  M! [: S! s

- u% t- G  N- X% h! ?1 A" q公仔箱論壇新界南總區刑事部情報組展開調查,鎖定5男女目標人士,他們涉嫌於5月初在全港各區利用盗取的信用卡資料購買電子產品,涉及12宗同類案件,損失金額約30萬。警方今日(16日)採取拘捕行動,拘捕涉案2男3女(16歲至75歲),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他們報稱學生、家庭主婦及無業等。行動中,警方檢取8部手提電話、1部平板電腦及3部手提電腦,以及疑犯犯案時身穿的衣物。5人現正被扣留調查,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S1 j8 z8 Y9 A
公仔箱論壇/ v- |' w# \& h( ^7 h1 W$ W
王婉貞續稱,犯罪集團有明確分工,透過社交平台招攬想搵快錢的下線成員,包括招攬只有16歲的學生作為詐騙成員,他按指使下用受害人信用卡資料經網購平台購買電子產品,並到自助提貨櫃提貨,然後由上線變賣電子產品,以收取犯罪得益。這些搵快錢的下線成員在不知不覺間參與詐騙集團落單買貨、親身收貨等最高風險的詐騙活動。
+ a: e6 M- W5 \www.tvboxnow.com
9 C8 Y  N! k6 w6 T6 o/ nwww.tvboxnow.com新界南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主任陳詠君總督察呼籲市民提高警覺,指「釣魚訊息騙案」時有發生,騙徒會假冒成電訊公司、政府部門等等,漁翁撒網式發出釣魚手機訊息SMS,以不同藉口誘騙大家點擊釣魚連結,輸入個人資料及信用卡資料,從而盜用受害人的銀行戶口金錢。
  u( h  E4 o% [, ?公仔箱論壇
/ {# x; T0 n; I根據統計,新界南總區今年上半年接獲533宗「釣魚訊息騙案」,較去年同期的49宗上升超過9倍;損失金額更上升15倍至超過1,400萬港元。就「釣魚訊息騙案」,警方提醒市民,部份釣魚短訊的發送人名字,會設定成與真實機構相同的機構名稱,手機系統就會把同名發送者認作同一發送人,因此真假短訊都會被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令人難以分辨發送來源。所以收到一些附有超連結的短訊時,一定要抱懷疑態度,切勿隨便點擊超連結以登入任何可疑網頁。tvb now,tvbnow,bttvb5 E8 h- u$ f2 I1 H. e0 [& x

$ c0 @) P# P; T另外點擊網頁時需細心留意,其外觀和感覺上與相關公司的慣常網站是否不同,會否未能轉換語言、部份按鈕或連結失效、有錯別字或文句不通。另外其聲稱的推廣獎賞或優惠,與官方資訊中有否提及過,或者優惠是否合理,甚至輸入不正確的信用卡資料都可以順利「過版」,如出現上述情況,則有很大機會屬釣魚網站,應立即離開。公仔箱論壇: P/ ?6 g7 G1 i4 R( H* j

$ X# T7 Q! Q2 Qwww.tvboxnow.com警方又呼籲市民切勿在來歷不明的應用程式或網站,輸入個人資料、信用卡或銀行賬戶資料、信用卡安全碼(CVC/CVV)或一次性密碼,以免被騙徒盜用戶口。如有懷疑,除了與親友研究,或者聯絡有關機構例如到門市核實其真確性,亦可在警方守網者網站(CyberDefender.hk)「防騙視伏器」或手機版應用程式「防騙視伏App」輸入可疑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作評估詐騙風險,或致電「防騙易 18222」熱線查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