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新增職位數目持續在低位徘徊,擁有博士學歷的生化科研專才,更成了失業重災區。《華盛頓郵報》昨報道,由於相關職位不足,不少耗盡積蓄進修的生化科研專才,最終被迫轉行,又或擔任低收入職位以求餬口,連出身名校史丹福大學的博士亦難以求職。近年力谷科學培訓政策的總統奧巴馬,被指罔顧實際勞動巿場需要,結果令大量高學歷學生「畢業即失業」。
. M) v5 \3 S9 k Wwww.tvboxnow.com4 v) d4 m7 q3 O; H: Z; n) y
奧巴馬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及其他組織,近年大力唱好科技業界就業前景,將科學教育列為重點項目,甚至呼籲大學院校大量培訓科研專才,並每年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HI)提供上百億美元資金協助開創職位,盼望扭轉「重金融輕科研」的局面。
# _. F4 ]6 Z: Z0 Q
) t$ ]" b1 s7 q; b; O+ B; x. ytvb now,tvbnow,bttvb但年輕人在花費巨款(甚至因此負債纍纍)辛苦取得科學博士學位後,能否覓得理想工作卻成疑問。網上科技業界求職雜誌《Science Careers》總編輯奧斯汀(Jim Austin)稱,雖然現時美國電腦業、石油工程業、醫護行業的職位增長蓬勃,但在生物、化學、藥劑等側重研究的專業範疇,就業情卻嚴峻得多。& |2 F, H9 Z7 [6 R
: l% v5 F* P2 U$ I' J6 O7 U) x4 e
藥廠裁員 科研職位減- @1 U" W; S: x- c; p) x
* X2 \, Y: Y/ z6 k- A8 C$ J
科研專才求職無門,原因之一是傳統學術界職位數目自1970年代起連年減少,僧多粥少。傳統走學術路線的博士多會申請大學教席,由講師等較低職級爭取逐步晉升,但據NSF 2009年的數據,取得生物或生命科學博士學位的人士中,只有14%在畢業5年內獲得學術職位聘約。
' i6 c( B. u4 K6 \9 z8 otvb now,tvbnow,bttvbwww.tvboxnow.com* ?) P' ^5 D2 ^) a# g
此外,美國藥廠近年不斷裁員,並將藥物研發工作外判至印度、中國及歐洲等地,減少本土研發投資,亦令生化專才出路減少。2000年起美國藥商已裁減達30萬個職位。同時,華府通過的2009年復蘇法案,撥款百億美元創造職位,至今也所餘無幾。美國化學學會指出,2011年取得博士學位的化學專才中,獲聘的只有38%,連獲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的優秀化學專才亦求職無門。www.tvboxnow.com9 O- A3 e e" A( q: _
8 S. a y; O3 L: ~tvb now,tvbnow,bttvb發400求職信音信全無
6 G* H. u1 ] f9 z4 n6 ?* j公仔箱論壇
4 F6 Y. S$ l2 E: z3 u5 G7 b- v: i' [許多失業已久的科研專才為求謀生,只好轉行,接受與多年專業培訓無關的職位。有被裁員的藥廠科研人員稱,之前發出400封求職信均音信全無,最後只能在辦公室當臨時文員。部分希望繼續走科研路的博士,則選擇成為年薪只得約3.9萬美元(即月薪約2.5萬港元)的博士後研究員,希望以發表論文爭取名氣,增加獲大學長期聘用的本錢。過往博士後研究員大多只會短期任職,但近年不少博士後研究員任期卻可長達10年,前路茫茫。
6 q6 N# u) [' H, u+ w3 S+ Y$ o2 r( T1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www.tvboxnow.com/ D( s$ F9 Y! _( h
「博士後」嘆工作如打雜
% x5 d; i/ _+ k) ]- h0 I公仔箱論壇
b/ m( M$ W1 @" i7 A5 `$ F7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專研神經科學的阿馬拉爾(Michelle Amaral)曾任博士後研究員7年,當時負責協助另一科學家點算屏幕上的光點,自感工作內容與只需學士學歷的職位無異。她在合約結束後轉任大學行政人員,對於科技業界前景無限的說法希望幻滅:「我曾聽新聞報道說美國有多需要科學家和工程師,當時我想:『你們在胡說什麼?』科學家就在這裏,除了為其他學術人員做些體力工夫外,我們還需要其他工作。」
8 D! {" k. Y/ C( U& Vtvb now,tvbnow,bttvb
, I* D, `$ t* {- J* J華盛頓郵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