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米橫空出世。創始人雷軍,這位中國互聯網界的勞模,憑藉其自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體+互聯網+新零售,快速崛起,2019年就成為全球《財富》500強企業,是歷史上最年輕的500強。而在其最新的財報中,我們可以發現,已經成為商業巨頭的小米仍在不斷進化,在新的“手機+AloT”雙引擎業務帶動下,小米業務繼續“大象起舞”。
8月20日,小米集團公佈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錄得總收入957億元,同比增長20.2%,淨利潤達57億元,同比增長49.8%。其中第二季度總收入520億元,同比增長14.8%,環比增長19%,淨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71.7%,環比增長89.47%。
進化中的“鐵人三項”
小米可以快速登陸《財富》世界500強,得益於小米追求極致效率的商業模式。小米依靠互聯網+智慧硬體+新零售,組成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用互聯網思維,提高智慧硬體的生產、運營和零售效率。在成立之初,小米先推出MIUI系統,和粉絲高頻互動,迅速拓展用戶基礎,在推出手機之後、砍掉零售管道,直接用電商售賣。就是初步將
“智慧硬體+互聯網+新零售”的商業模式運用到手機業務上,摒棄傳統手機廠商的發展路徑,用互聯網思維做消費電子。
小米在創立之初,硬體就是手機。2013年,開始圍繞手機建立生態鏈,這個生態鏈也逐步衍生出智慧電視等大的單品,但整體仍是單核運作。在今年1月10日,小米正式宣佈啟動“手機+AloT”雙引擎戰略,5年100億元All in AloT。
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雙引擎戰略正在結出碩果。手機方面,上半年智慧手機業務收入590億元。更重要的是,手機毛利率出現大幅攀升,達到8.1%,環比增加4.8個百分點,這主要得益於小米手機中高端用戶提升。
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機收入320.2億元,同比增長5%,銷量3210萬台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售價ASP增長5%至999元,中國大陸和境外市場各增長13.3%和6.7%。二季度售價2000元以上的手機占智能手機分部總收入的32.3%。此外,為準備5G正式商用,小米首款5G智能手機小米MIX 3 5G版已於歐洲多個國家正式發售,下半年第二款5G智慧手機也即將在中國上市。
AloT方面,現有產品熱銷,新品不斷擴充。第二季收入增長44%至149.4億元。第二季小米電視全球出貨量270萬台,同比增長41.4%;根據公司2019年中報援引奧維雲網統計,上半年小米電視出貨量穩居中國大陸市場份額第一、全球前五。根據公司2019年中報援引IDC統計,2Q19小米筆記型電腦大陸市場份額同比增加3.2個百分點至8.7%。米家空調上半年出貨約100萬台,小米手環在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除現有產品外,小米還發佈了小愛老師、智能門鎖、洗烘一體機等多款爆品,同時進軍智慧廚電市場。
今年上半年,小米IoT平臺已連接設備數達到1.96億台,同比增長69.5%。
雙引擎帶動的硬體銷量增長,為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業務增長帶來更廣闊的空間。第二季公司互聯網服務收入45.8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互聯網增值服務實現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42.7%,除遊戲外的其他增值服務收入14億元,大幅增長89.9%,主要由於公司變現管道持續多元化,金融科技和有品電商平臺收入迅速增長。第二季廣告收入25億元,同比略降0.6%,主要受中國大陸廣告市場疲軟影響。
雙引擎無疑給“鐵人三項”插上了新的翅膀,連結更多,互通更多,推動小米生態鏈也不斷升級進化。
進化中的小米生態鏈
生態鏈建設一直也是小米區別於其他互聯網巨大的一大特質。從2013年開始,雷軍團隊瞄準物聯網(IoT),開始採取“投資+孵化”的模式,通過股權投資+供應鏈賦能的方式佈局硬體企業,共同佈局物聯網戰略,構建相關產品的生態鏈。
自2018年以來,小米生態鏈企業開始開會結果。小米集團投資的包括愛奇藝、B站、華米科技、雲米科技等公司順利上市。小米集團也曾在公告中表示,對外投資不僅使公司能夠與被投資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也能為公司提供持續的投資收益。
被賦予“中國版納斯達克”,承擔中國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創新重任的科創板在今年7月22日開板後,備受關注。而在已“登科”的科創板公司中,小米集團的身影也出現在了樂鑫科技(688018.SH)、方邦股份(688020.SH)和晶晨股份(688099.SH)的股東行列之中。據瞭解,樂鑫科技主要產品Wi-Fi MCU是智慧家居、智慧照明、智慧可穿戴設備等物聯網領域的核心通信晶片,小米集團在早期IoT模組就和樂鑫科技合作;方邦股份的主要產品包括電磁遮罩膜、導電膠膜、極薄擾性覆銅板及超薄銅箔等,其電磁遮罩膜業務規模位居同行業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目前產品已進入小米集團終端產品的供應鏈合格物料清單中;而晶晨股份的主營業務則為多媒體智慧終端機SoC晶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也是小米集團的核心供應商。
之所以小米集團被稱為科創板的“最大贏家”,除了已經上市的樂鑫科技、方邦股份和晶晨股份外,還因為已獲科創板IPO申請受理的金山辦公、石頭科技、創鑫鐳射、聚辰股份、九號智慧等也與小米集團關係密切。
小米全產業鏈全生態的投資佈局,不僅優化了原先中小廠商紮堆的行業形態,還提高了行業的品牌集中度,更重要的是使得小米生態鏈得以不斷擴張的同時,積極推動國內智慧製造的創新發展。
目前,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已超過100家,主要集中在硬科技和先進製造產業,投資領域包括晶片、先進零部件、AI、機器人和智慧製造、新材料和工藝等,實現了在智慧家居、生活用品、手機周邊、智慧出行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及推廣。小米的生態鏈正在向生態圈發展。
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小米集團投入的不僅僅只是資金,更有規模化的市場效應,以及推動科創發展的戰略用心。通過在技術、產品、資本等多層面的深度合作,小米與科創板企業將共同創造穩定的雙贏局面。
每個成功的公司都有其獨特的商業模式,而商業模式能否跟隨時代進化,則是能否在成功之後,繼續前進的保證。小米在成為全球500強之後,其商業模式能繼續進化,體現了其商業模式的開放性,也帶給未來更多想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