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憶屈原 大陸教育引反思
: L; ^ v7 }: z; Q# C
1 i P& r# {' S0 }9 M v農曆端午賽龍舟,總會讓人們聯想到屈原。屈原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為何至今仍然能夠令人有所思有所悟?www.tvboxnow.com4 R( A4 K7 Y2 Z& k9 M
6 _ C, z6 w+ q( R7 ~+ _; ptvb now,tvbnow,bttvb互聯網上有些帖子提問:屈原為何被流放後不另謀出路?為何非要自沉汨羅江?對於長期生活在海外的「僑後代」年輕人來說,屈原故事或許的確有些費解。www.tvboxnow.com: E$ u# u. H. g" E* S. L* h
& r. i7 U& J& _, M6 b S; k說起來,自沉、自盡、血祭,史上不絕於書。直到近現代,遺風所及,既有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血祭北京菜市口,亦有清末曾任「南書房行走」的鴻儒王國維自沉頤和園昆明湖,還有國共兩黨的著名文膽陳布雷、田家英先後仰藥自盡……www.tvboxnow.com1 q5 h0 d% R( ]
8 a5 y' N, R2 C! C F
屈原曾在楚懷王、頃襄王兩朝為官,他的故事,已經成為傳統社會共識積澱的文化圖騰,箇中包含了某些道德規範,包括願為超越於一己利益甚至一黨一派利益的某種理想獻身。史上,所謂「因德而死,盡責而亡」的現象,曾經引發不少學者探究。" L/ k9 N0 X( B/ X8 O: n
' I: [( t" j7 i* Q然而,傳統節日及其包含的值得傳承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如今顯得往往和某些社會現狀格格不入。公仔箱論壇" d) X [9 P, o8 J8 g( v! t
/ j# V1 m) K0 B! Uwww.tvboxnow.com在現實生活中,華人圈有不少官員,腦瓜子「活絡」得很,不像屈原那樣「固執」。有些官員為官一任,不是想如何造福一方百姓,而是想如何為自己謀取「好處」。有些官員是「官迷」,不惜鋪張浪費公帑,設法大搞特搞「政績工程」,為自己臉上貼金,甚至挖空心思「跑官」、擲重金「買官」;有些官員是「色迷」,暗地裏比拚「雄風」,卯勁擁攬更多紅顏,有的淫官甚至敢稱嫖娼數目超過「娘子軍連」,淫腐日記堪稱現代版「拍案驚奇」;有些官員則是「財迷」,搜刮的財物價值動輒過億,大額現金鈔票數以噸計,珠寶珍藏要調用多少台大型軍車才能運走;有些外逃官員甚至倒戈,做「無間道」。
8 ^% t/ Q6 |+ h* M/ {6 L. w. Etvb now,tvbnow,bttvb
5 b- ~& e5 l# p' e3 C, a公仔箱論壇屈原出身於楚國貴族,與楚王同姓,顯然又是「官後代」、「貴後代」,他所著的《離騷》等作品,被譽為中國古代詩歌之源。然而,放眼海峽兩岸的「官後代」,如今不乏平庸之輩,爭權的爭權,撈錢的撈錢,扒灰的扒灰……流弊所及,更甚於當年的八旗紈子弟。試問能有幾人能像屈原那樣名垂史冊?
0 i" U& ~ q/ ^1 T% jwww.tvboxnow.com+ y9 Y, l9 H9 c( ?1 C
面對大陸官場「一切向錢看」和大面積貪腐的現象,當局有些高級智囊曾經獻計,要強化「官德」教育,認為如果不採取「洗血式」治理,縱使中紀委和各級反貪機構再有三頭六臂,也難肅清貪腐。不過,當局倡導的「榮恥」教育卻見效甚微,反而貪官愈抓愈多,愈抓愈大,愈抓愈遠——甚至要撒天羅地網到千萬里外獵狐,竟惹來暗藏貪官們的竊笑和訕笑。有關當局如何才能「釜底抽薪」?最終能否根治貪腐?愈來愈引發各界關注。
+ J, h z+ G. C5 N. \- V. B/ j8 i& k
1 L. |$ F2 q" ?5 B: h公仔箱論壇值得重視的是,教育問題如今不僅局限於大陸官場的官德教育範圍,更擴展到社會的學校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
5 m+ X" L) @# `& O' Zwww.tvboxnow.com% y4 ^; F& I J: H; f
如今,愈來愈多中國學生選擇負笈留洋——儘管最近曾有權威的統計資料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留學「日子不好過」。甚至,許多高官政要,也想方設法送子女到海外留學。中國學生及其家長為何捨近求遠?高等教育在許多方面的改革滯後於社會發展,使教育供給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的情況日益凸顯,看來是毋庸諱言的事實。4 H1 Q# a$ I7 }3 |
4 f) a0 A3 Y. A+ f總之,近些年以留學潮為特徵的「知識移民」,以民間對外投資為特徵的「財富移民」,以及以貪官捲款外逃為特徵的「資金暗流」,已經形成一種特殊的現象,並引發社會各方廣泛關注。其趨勢將如何?當局對策又將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