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Red-crowned Crane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因頭頂有“紅肉冠"而得名。 是東亞地區所特有的鳥種,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像征,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叫仙鶴、白鶴(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鳥類)、鴜鷜,中國古籍文獻中對丹頂鶴有許多稱謂,如《爾雅翼》中稱其為"仙禽",《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胎禽"。

學名: Grus japonensis
別稱: 仙鶴、白鶴(其實白鶴是另一種鳥類)、鴜鷜

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征,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嘴為橄欖綠色。成鳥除頸部和飛羽後端為黑色外,全身潔白,頭頂皮膚裸露,呈鮮紅色,長而彎曲的黑色飛羽呈弓狀,覆蓋在白色尾羽上,特別是裸露的朱紅色頭頂,好像一頂小紅帽,因此得名。喉、頰和頸為暗褐色。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幼鳥體羽棕黃,喙黃色。亞成體羽色黯淡,2歲後頭頂裸區紅色越發鮮艷。丹頂鶴身長約120~150釐米,翅膀打開約200釐米。

丹頂鶴的棲息地主要是沼澤和沼澤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淺水的魚蝦、軟體動物和某些植物根莖。也棲息在湖泊河流邊的淺水中,蘆葦蕩的沼澤地區,或水草繁茂的有水濕地。通常棲息地有較高的蘆葦等挺水植物以利於隱蔽。

丹頂鶴為雜食性,主要食用淺水的魚蝦、軟體動物以及某些植物根莖,以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春季以草籽及作物種子為食,夏季食物較雜,動物性食物較多,主要動物性食物有小型魚類、甲殼類、螺類、昆蟲及其幼蟲等,也食蛙類和小型鼠類,植物型食物有蘆葦的嫩芽和野草種子等。
鳴聲

丹頂鶴的鳴聲非常嘹亮,作為明確領地的信號,也是發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丹頂鶴屬於單配制鳥,若無特殊情況可維持一生。 每年的繁殖期從3月開始,持續6個月,到9月結束。它們在淺水處或有水濕地上營巢,巢材多是蘆葦等禾本科植物。 丹頂鶴每年產一窩卵,產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鳥輪流進行,孵化期31~32天。雛鳥屬早成雛。

繁殖期求偶伴隨舞蹈、鳴叫,營巢於具一定水深的鹵蘆葦叢、草叢中,每產1~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鳥,2歲性成熟,壽命可達50~60年。

4月中、下旬開始營巢產卵,築巢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的枯草叢中,每窩產卵2枚,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鳥學會飛行,入秋後,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

國在丹頂鶴等鶴類的繁殖區和越冬區建立了扎龍、向海、鹽城等一批自然保護區。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越冬的丹頂鶴最多一年達600多只,成為世界上現知數量最多的越冬棲息地。


丹頂鶴是大型涉禽,在濕地環境中屬於食物鏈的上層,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種。日本北海道的阿依努人把生活在釧路濕地的丹頂鶴稱為“濕地之神”。它們面臨的威脅主要有:
棲息地的破壞

在中國東北和遠東地區人類活動對濕地的破壞在1960年代以後急劇加重,對濕地的圍墾不僅侵占了原有的棲息地,還使原本連通的水系阻斷,再加上近些年遠東地區氣候干旱化趨勢明顯,水域面積縮小嚴重。人類活動引入的污染也威脅著丹頂鶴的生存,此外如燒荒等開墾方法,對丹頂鶴的巢材和掩蔽處造成嚴重毀壞,致使其分布更為狹窄。 

由於自古東亞地區對丹頂鶴就有著對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獵殺就難以避免。雖然近些年隨著保護法規的建立,直接的獵殺很少發生,但是投毒用來獵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為丹頂鶴的重要死因。

目前,丹頂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皮書中記載的物種是瀕危物種,在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列入附錄一。
[百度]
本帖最後由 vandas 於 2013-2-6 09:23 AM 編輯

2個視頻不同內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