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8 u- C! d+ e% X/ b/ U: H! n)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_, ]% K: S% P! q# \9 P
美國國會參議院上周二無異議通過要求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外交、協助國際組織挺台的《台北法案》;翌日,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眾議院版本的《台北法案》,全院表決指日可待。連同早前的《台灣旅行法》和《國防授權法》,以及批准對台灣出售F-16V戰機、M1A2主戰坦克、刺針地對空導彈,這兩年美國政府與國會對台灣的重視,可說是多年未有見過。而且,這還只是政策制訂層面,民間包括學者及傳媒的取態和報道,則是另一種的挺台聲音。美國台灣斷交40年來,可以這樣說:現在是美台關係最密切的時期。5 K5 h2 I% D! ?0 B' q* \# ?
從廢台核武回到助防拒共www.tvboxnow.com, y3 h: y% O2 X, V9 G3 h8 f
美國對台灣政策的變化,背景是美中關係惡化、兩國在多個層面激烈衝突的延續。自從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一直是美國戰略裏的「不沉航空母艦」,盱衡西太平洋南下北上的海路,是卡着中國走出第一島鏈的樞紐。在美國的戰略視角,隨着大幅調整對中國戰略,現時台灣的角色,已由昔日被國務院親中派視為美中關係的死結,轉變成當前以印太戰略為主流的進可攻退可守活棋。今年2月,加州大學聖迪戈分校與亞洲協會的聯合報告《更正路線:走向有效及可持續的中國政策/Course Correction:Toward an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China Policy》,提出美國「應該協助台灣發展不對稱戰力,抗拒中國的大規模軍事優勢」。今年9月,《紐約時報》專欄作者紀思道訪問台灣,引述一名高級官員說,台灣的「報復可能包括空襲福建省」。
; w, }2 _! s5 {- z6 \! H" ]9 F6 N
, i- @' F/ c) N# _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學者和傳媒出現如此聲音,美國對台灣的政策全面修改已是不爭之事。當中,尤其是「不對稱戰力」、「空襲福建報復」話語出自學術研究及引述台灣官員的文章,可在側面說明,至低限度,美國朝野現在所說的是「一個中國政策」而不是北京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台灣政策。美國加強與台灣官式聯繫及出售重型武器,用台灣牌制衡中國昭然若揭。美國過往多年甚為忌諱的美台軍事合作,如今是提案公開交國會、政府公開宣佈決定,與80年代美國強闖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拆除核裝置事件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 b: C: k% Q% \3 ^9 I. o1 Awww.tvboxnow.com
0 S- _4 |4 w5 o8 @: L;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去年在美國出版的《台灣之前的核武計劃:核武一要即有》,指出台灣在1977年及1988年兩度最接近成功研製核武,結果都因為美國介入而不果。特別是80年代那一次,台灣的計劃是可以在三至六個月內製成核彈,那是書名「核武一要即有」(Nuclear Weapons On-Demand)的由來。該書作者奧爾布賴特(David Albright)及史特里加(Andrea Stricker)指出,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極為憂心中共渡海攻台,於是研發核武作為震懾。核武對台灣是雙刃劍,雖可起威嚇作用,北京必會在台灣製成核武前先發制人,華府亦不允許台灣破壞美中聯手抗蘇的準盟友關係。因此,台灣核武計劃是在「民用核能」名堂下秘密研究,當中核心人物,是留美核物理學家張憲義上校。
7 o3 P5 K) t5 F6 jtvb now,tvbnow,bttvb美台關係取決於美中關係
' K; @7 ]1 G7 O9 Y8 r8 f |6 |( vwww.tvboxnow.com1988年1月,張憲義家人離開台灣,一日之後,張用偽造的新加坡護照離台直奔美國。原來張憲義在美國攻讀時已被中央情報局吸收,成為美國在台灣核計劃的最高層間諜。張憲義抵達美國僅六天,美國人員聯同聯合國原子能總署,到桃園中山科學研究院核能研究所,強行拆除其內的核裝置,並灌以大量水泥密封。台灣成為核武俱樂部成員的機會,從此成為泡影。時任台灣參謀總長郝柏村退休後著書,指摘張憲義是「唯利是圖受僱於外國人的間諜,一個出賣祖國的無恥漢奸」。張憲義則在離台十年後,向台灣傳媒發去一紙信件,稱已完成蔣氏父子交付的任務,即是「我們有能力,但絕不製造核子武器」。
Y+ k# O+ @9 ^" t/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9 Z! b' Q; W Q; [tvb now,tvbnow,bttvb歷史沒有如果,無以揣測台灣一旦在80年代擁有核武或有能力在三至六個月之內製成核武,海峽風雲會否變成核爆餘燼。然而,當年的國際政治現實,是美國認定北京是對付蘇聯帝國的盟友,台灣是美中關係發展的障礙。曾駐台海兩岸的美國資深外交官李潔明,在回憶錄提到當時美國一心聯中抗蘇,國務卿海格嫌台灣壞了大事。1982年,中國對美國施壓,若美國繼續對台灣軍售,便會降低兩國關係。海格向總統列根提出兩個備案:甲是美國拒絕就對台灣售武定出終止日期、中國降低兩國關係;乙是美國定出對台售武限期、美中關係改善。李潔明說,海格顯然要的是乙。但是列根沒有簽署,他接受軍售設限,但不能有終止日期。可是,也是列根,在他於1988年的任內,美國拆除台灣核裝置。
8 a0 c( V1 z) S& ~0 s. d( Y公仔箱論壇
* O2 j4 W: a0 t- i9 N公仔箱論壇事隔三十載,美中關係丕變,台海再度吃緊,美國聯台抑中態勢重現。這一轉變凸顯的政治現實,是台灣在華府與北京角力之間的角色輪迴。從歷史來看,美台關係從50年代視台灣是圍堵戰略的不沉母艦,到80年代是美中關係的障礙,如今再成圍堵2.0的要津。海格若是泉下有知世事如此,對當年力主的「驅台聯中抗蘇」大計未知有何感想。
1 V' `% o0 ?. r, {2 u) B6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8 i6 ]! N7 L公仔箱論壇安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