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千奇百怪] 【历史】是什么让一名太监改一字救千人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这是欧阳修在《宦者传序》里面的对宦官群体的总结性论断,同是也可以当作古代士大夫对于太监的普遍看法。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舞台上,太监一直是一个被污名化的群体。人们懂得把将相百官分为忠良和奸党,知道将后妃佳丽分为妖姬祸水和贤妃贤后,唯有对于太监,他们普遍采取污名化的态度,给太监扣上了一顶又一顶大帽子。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太监也不都是一群阴狠毒辣的小人,他们之中也有心怀仁慈之辈。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一个太监,就有一个宦官冒着杀头的风险,偷偷地将圣旨涂改了一个字,从而救下了一千多条性命。这个人就是张居翰。可以说,张居翰算是史书所描写太监群体里不多见的正面形象。
那么,在传统认知中,太监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呢?

历史上的太监群体
其实,太监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群人,他们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残疾,还要忍受心理上的鄙视。

首先太监往往因为身体原因遭受到文人群体乃至下层民众的鄙视。因为古代及其重视子嗣,而太监作为刑余之人,没有绵延子嗣的能力,所以这也导致了太监天然在传统社会中就低人一等。这种低人一等,与身份地位无关,而是一种人格上的歧视,哪怕做太监做到了位高权重,也无法改变这种社会性的歧视。

其次,太监还从职业上被人们看不起,因为太监做的是侍候人的活,所以大家就对太监形成了卑躬屈膝,奴颜媚骨的刻板形象。事实上,这都是对太监的偏见,太监中也有不少忠烈之士。而且,就算太监在一定程度上真的奴颜媚骨,那也是在封建制度对于他们的压迫残害导致的,如何能够作为歧视他们的理由呢?

当然,太监群体被文人士大夫讨伐最多的还是乱政专权。从秦朝的赵高开始,中国封建社会里的确出了不少把持朝纲的大太监。比如说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有严重的宦官专权之祸,甚至唐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都于宦官专权有关。

但是能够专权乱政的宦官毕竟时少数,更多的太监还是勤勤恳恳地生活在底层,每日干着种种脏活累活,最后还有忍受来自舆论的指责,的确是不白之冤。而且历史上不仅有宦官专权,也有文官专权和武将专权,却为何不见有人对整个文官武将群体扣上“祸国之源”的帽子,可见,还是因为人们心底对太监的偏见。

总之,宦官这个群体在古代实在是不好过,不仅活着的时候要忍受各种苦难折磨,在死了之后,还要被文人墨客贴上各种污名化地标签,在历史之上,千秋之后,承受种种莫须有的骂名,纵使宦官中不少忠孝节义之士,也无法改变社会对于太监的群体偏见。

然而善良的人永远不会泯灭心中的仁心,哪怕作为人们最不耻的太监,也能够做出大仁大义之举,比如说张居翰。

张居翰“改一救千”
在整个二十四史的太监群像之中,五代时期的宦官张居翰的是少有的一个完全正面的形象。

首先他懂得与人为善,不自恃身份而起骄矜之心,最后也因此而保全了自己一命。他曾受天子器重,被赐予绯衣,去地方上监督军事,张居翰与当地的节度使刘仁恭相处得很好。后来朝局变换,权臣要挟天子杀光所有宦官,而张居翰却在刘仁恭的保护下幸存了下来。

其次他低调内敛,从不专权生事。他因为军功而屡受封赏,最后还做上了枢密使,手中握有了处理朝政的权力。但是张居翰却十分低调。从来不出头生事,尽量把自己当作一团空气,也正是这样,他才没有遭到别人的馋害,在政斗中生存了下来。

当然,如果仅仅如此,张居翰是不足以传扬后世的。张居翰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还在于他做了一件许多人都不敢做的大事,那就是为了保全许多人的性命,而不惜冒杀头之祸,篡改了圣旨。

925年,后唐庄宗派遣大将出兵伐蜀,蜀王王衍无力阻挡,只得嫌国来降。于是庄宗便下诏书命名蜀王前去洛阳见他,然而这时候,魏州突然传来了反叛的消息,庄宗不得不亲率大军前往平叛。

然而这时候就面临一个问题,庄宗率大军东征平乱,那么朝内就会呈现空虚的状态,而此时蜀王王衍前来投降,带来的族党却不少,假如王衍趁虚作乱,那么后果将会十分严重。于是,最后庄宗听从手下人的建议,决定将王衍一群人全部杀掉,以绝后患。

当时张居翰身居机要之位,诏书发出去必定要经过他的手,他看见这道圣旨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不说杀降之举不合天意人心,便是王衍带来的一千多人也是无辜的生命呀。

最后张居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把圣旨上的“王衍一行”中的“行”字偷偷擦去,改成了一个“家”字。这样虽然王衍一家仍然难逃被诛杀的命运,但是同行的其余一千多人却被保全了下来。

总之,因为心中的一点不忍,张居翰便改了一个字,最后成功地救下了一千多人。但是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十分凶险,因为篡改圣旨的事情一旦被发现,不但王衍行人没办法被保全,张居翰自己也会有杀身之祸。

那么最后张居翰被发现了吗。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张居翰的结局
因为张居翰平时老实本分,别人压根就没想到他还有篡改圣旨的胆子,所以没有怀疑他。而庄宗自己此时正忙于战事,没有多的精力,更顾不上死的到底是王衍一家还是王衍一行,所以张居瀚偷偷修改圣旨的事情也就没有被发现,最后这件事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后来,庄宗被弑身死,政权再次发生更迭,张居翰无意再参与进政治漩涡之中,所以向新帝请求回归乡里,终老此身。新帝也没有为难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张居翰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最后以七十一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