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資訊]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4-10 12:31 AM 編輯
* j  f2 O  h( p6 K2 I1 D; V. t5 Otvb now,tvbnow,bttvb
6 I! @. c* u* n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

 

tvb now,tvbnow,bttvb$ q' V% ~, O1 V3 t
% a4 n/ O' L; z! G) j% o
   ●中文名稱:武當山古建築群
+ p6 I" F6 R0 S/ mtvb now,tvbnow,bttvb    ●英文名稱: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 t0 E  ?+ G2 Z5 s! [% p# D    ●批準時間:1994年12月9 t. s4 K, ^$ q7 e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公仔箱論壇* s/ m7 g; @/ E% b
    ●遺產遴選標準:武當山古建築群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I)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Y. Z" [" e; L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i4 f  u* L" c9 d7 `
  武當山古建築中的宮闕廟宇集中體現了中國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築的建築學和藝術成就。古建築群坐落在溝壑縱橫、風景如畫的湖北省武當山麓,在明代期間逐漸形成規模,其中的道教建築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紀,這些建築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國藝術和建築的最高水平。www.tvboxnow.com* s3 v  p' M0 v9 Y" E
  ● 概況:www.tvboxnow.com/ U' e% ~' c; U6 Q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國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傳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飛升之勝地, 歷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煉。據記載, 唐太宗貞觀年間即在靈應峰創建五龍祠。宋、元以來, 代有開拓擴建。明成祖于永樂十年(1412)曾動用軍夫30多萬人在此大興土木。現存的36處宮觀大多是明代所建, 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道教古建築群。宮觀內保存的各類神像、法器、經籍等都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武當山被皇帝敕封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諸山之上。武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圍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等勝景環繞,風光旖旎,氣勢宏偉,被世人讚為“萬山來朝”。
; @7 R, i: A0 f) K8 k! Fwww.tvboxnow.com  武當山古建築群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在武當山興建了大批建築,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從而形成了9宮、9觀、72岩廟、36庵堂的大型建築群,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的規模。武當山的道教音樂也是中華音樂的活化石。
& M; O( V: M/ g3 d5 n/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現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主要包括太和宮、南岩宮、紫霄宮、遇真宮四座宮殿,玉虛宮、五龍宮兩座宮殿遺址,以及各類庵堂祠廟等共200余處。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佔地總面積達100余萬平方米,規模極其龐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遺產包括:太和宮、紫霄宮、南岩宮、復真觀、“治世玄岳”牌坊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G7 {# E& p# M
     太和宮位于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南側,包括古建築20余棟,建築面積1600多平方米。太和宮主要由紫禁城、古銅殿、金殿等建築組成。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組建築在懸崖峭壁上城墻,環繞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頂。古銅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蓮峰上,殿體全部由銅鑄構件拼裝而成,是中國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金殿始建于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頂端,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銅鑄鎏金大殿。 公仔箱論壇7 _! {# u# K& F) z& P9 _
     南岩宮位于武當山獨陽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現保留有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龍虎殿等建築共21棟。
! v  s. P) |! d# Gtvb now,tvbnow,bttvb   紫霄宮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最為宏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道教建築,位于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殿內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築式樣和裝飾具有明顯的明代特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K! Z" d- J6 S' |/ h3 b* h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門”,位于武當山鎮東4公裏處,是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鉚拼合,造型肅穆大方,裝飾華麗,雕刻有多種人物、花卉的圖案,堪稱明代石雕藝術的佳作。
( O, w: e$ R' Twww.tvboxnow.com
2 _) @  ~$ g, G! h& L5 {3 L   此外,武當山各宮觀中還保存有各類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題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還有大量圖書經籍等,也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e% p$ w" b* t3 G2 x0 Y/ ?
  武當山古建築群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裝飾藝術的精華。在這裏還衍生出武當道教、武當道樂和武當武術等文化范疇的精髓,為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增添了新內容。
3 s  C1 [* f, Atvb now,tvbnow,bttvb
' @" L/ R* B, k6 A2 O  ?3 T      ●文化遺產價值:1 }  Z; Q+ U) v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臺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係,岩廟則佔峰踞險,形成“五裏一底十裏宮,丹墻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徵:
: n- b3 s: Z$ p( D" E- q& d; b$ L' t公仔箱論壇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
% @# C: X% w. U公仔箱論壇    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鬱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4 K0 P' }' q+ a4 I* x公仔箱論壇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8 F2 x8 Y" C. }. r; I" P/ `" \1 Y    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 E5 [2 s' X( w( s. F1 u5 S2 k; t公仔箱論壇    道教建築之瑰寶
1 D# K  S+ M# O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公仔箱論壇% V7 s* E& {8 b# m* z  y9 @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 + Q% f6 B7 W5 ^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www.tvboxnow.com$ }+ i% [* Y& g- _$ F; C

4 t+ c7 L8 }5 h! |) N: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 x" C+ }6 X! {# D' @www.tvboxnow.com 公仔箱論壇" L5 g8 x. }: Y/ {) z: W
    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8 [! M/ X1 u1 b3 a% t4 G) B( _
    主要遺產: , c* A% @% K$ y9 R0 L
    武當山古建築群中的主要遺產有太和宮、南岩宮、紫雲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2 B: \) q* f* v) A3 U( vwww.tvboxnow.com    太和宮:位于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余棟,建築面積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 www.tvboxnow.com8 W  ]2 f6 h, B; _; }# T
    金殿:明代銅鑄倣木結構宮殿式建築,位于天柱峰頂端的石築平臺正中,面積約160 平方米,朝向為東偏南8°。殿面寬與進深均為三間,闊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疊架、額、枋及重翹重昂與單翹重昂鬥拱,分別承托上、下檐部,構成重檐底殿式屋頂。正脊兩端鑄龍對峙。四壁于立柱之間裝四抹頭格扇門。殿內頂部作平棋天花,鑄淺雕流雲紋樣,線條柔和流暢。地面以紫色石紋墁地,洗磨光潔。屋頂採用“推山”做法為特點。殿內于後壁屏風前設神壇,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冊,右侍玉女端寶,水火二將,執旗捧劍拱衛兩廂。壇下玄武一尊,為金婉合體。壇前設香案,置供器。神壇上方高懸餾金匠額,上鑄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手跡“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際,懸盤龍鬥邊餾金牌額,上豎鑄“金殿”二字。殿體各部分件採用失蠟法鑄造,遍體餾金,無論瓦作、木作構件,結構嚴謹,合縫精密,雖經五百多年的嚴寒酷暑,至今仍輝煌如初,顯示我國鑄造工業發展的高度水平,堪稱現存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 公仔箱論壇: v3 ^' w$ M% y. P/ ?( b! A( o
    古銅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蓮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鑄,高3米,闊2.8米,深2.4米,懸山式屋頂,全部構件為分件鑄造,卯榫拼裝,各鑄件均有文字標明安裝部位,格扇裙板上鑄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鑄于武昌梅亭萬氏作坊”,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銅鑄木結構建築。
! k7 f$ `) K3 }, ~7 w  X公仔箱論壇    紫禁城:建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環繞,周長345米,墻基厚2.4米,墻厚1.8米,城墻最高處達10米,用條石依岩砌築,每塊條石重達500多千克,按中國天堂的模式建有東、南、西、北四座石雕倣木結構的城樓象徵天門。該石雕建築在懸崖徒壁之上,設計巧妙,施工難度大,是明代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 E/ t) N, q; H* @www.tvboxnow.com    紫霄宮:位于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當山八大宮觀中規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築之一。現存有建築29棟,建築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聖文母殿,兩側以配房等建築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分明的建築群。宮的中部兩翼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宮內主體建築紫霄殿,是武當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構建築,建在三層石臺基之上,臺基前正中及左右側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臺。大殿面闊進深各五間,高18.3米,闊29.9米,深12米,面積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為重檐歇山頂式大木結構,由三層崇臺襯托,比例適度,外觀協調。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頭和鬥栱顯示明代鬥杠的特徵。梁架結構用九檀,高寬比為5:2.5,保持宋遼以來的用材比例。殿內金柱鬥栱,施井口天花,明間內槽有鬥八藻井。明間後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須彌座神龕,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1 d' ~# o9 ?  {' M! l
    紫霄殿的屋頂全部蓋孔雀藍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戧脊等以黃、綠兩色為主樓空雕花,裝飾豐富多採華麗,為其他宗教建築所少見。
7 V& q- o0 R% J* D; S" m6 \2 b    南岩宮: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擴建。位于獨陽岩下,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以峰巒秀美而著名。現存建築2l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門建築物。主體建築天乙真慶宮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後坡依岩,作成懸山式,檐下鬥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築鬥栱的做法。龍頭香,長3米,寬僅o.33米,橫空挑出,下臨深谷,龍頭上置一小香爐,狀極峻險,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科學性。tvb now,tvbnow,bttvb& r. X! h3 j6 J: B) R
6 c' N: U9 y% E$ H$ D0 u+ j
    復真觀:建于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獅子峰前,現存建築20棟,建築面積3505平方米,佔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9Jr匝山勢建夾墻復道,狀如遊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大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雲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交叉疊閣,為大木建築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4 I+ y& ?/ M/ v' V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 552年)。位于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入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又名玄岳門。係石鑿倣大木建築結構,三間四柱五樓牌坊,高11.9米,闊14.5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4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大小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于龍門枋上,明間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邊樓、雲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于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均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刻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9 g. ?) f% g* |' M9 p" R公仔箱論壇    此外,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存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幹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化遺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