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12檔金融股 要振翅高飛

金融股昨(16)日帶量攻堅,周線收漲約27點、達866.8點,收盤指數蓄勢挑戰今年4月12日868高點,成交值更逾200億元,是去年10月初以來新大量。法人表示,金融股股價長期低於每股淨值,隨兩岸金融政策開放,已為金融股點亮一盞明燈,中長期走勢依舊看佳。 法人強調,從技術面看,金融股已連續八周收紅,季線翻揚往上,顯示金融股已宣告擺脫長期盤整底部。惟金融股下周還要續強,多頭欲持續取得發球權,還要繼續以量滾量,越過昨天高點。 根據統計,三大法人本周積極買超金融股,其中買超逾1萬張的金融股有中信金、台新金、國泰金、元大金、彰銀、永豐金、開發金、合庫、第一金、中壽、新光金及兆豐金等12檔。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強調,未來台灣的銀行到大陸設分行,是影響金融股走勢的重要關鍵。 目前多數金融股股價都僅在每股淨值附近,股價處在相對低點,兩岸金融政策開放將為金融股點亮一盞明燈。 寶來投顧副總經理王兆立指出,金融股有兩岸經濟協議(ECFA)題材加持,中長線看好,目前股價淨值比平均(P/B)僅1.2倍多,仍相對較低。 不過,有些金融股昨天留了上影線,短線則要留意其走勢。 至於金融股的股價淨值比要多少才合理?王兆立認為,有機會被併購的金融股,股價淨值比可以到1.5倍到二倍。至於陸資可望入股的大型金控、銀行股,也可享有一定的股價淨值比倍數。 「如果多方企圖心強,下周股價要越過昨天高點,才代表是強的;若沒有過高點,短線將陷入整理」,王兆立強調,若中國大陸股市行情下周轉強,對金融股未來走勢更佳。 法人指出,從產業成長趨勢來看,一是要找到新產品,另一是要找到新市場,兩岸金融政策開放後,台灣的銀行不在只能待在台灣裡面搞內鬥,可以跨出去找到新機會、新題材,股價有機會持續往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