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電/“丟什麼也別丟身份證”,這可能是處於流動狀態人們的共同生活經驗。因為受戶籍所在地管轄權的約束,身份證一旦丟失,即使再忙、離家再遠,身處異鄉的人也得為一張身份證費盡周折,往返顛簸。讓不少人“跑斷了腿”,公眾期盼身份證異地受理的呼聲也不絕於耳。www.tvboxnow.com& b' D1 b' o$ T
7 V/ e- O/ A/ e* M" M
所幸,9月20日起,26省份非京籍居民可在北京換領補領身份證。北京不是首個可異地受理身份證的城市。據不完全統計,之前全國已有上海、重慶、江蘇、青海、廣西等20個省份已經開展了身份證跨省異地受理工作。時下,身份證異地受理正逐步在全國範圍推開。1 S1 ~, d+ r; b. I2 k) n a
www.tvboxnow.com" O( M" u) {3 e9 j
目前,我國有2.52億流動人口,而且流動人口數量呈持續增長的趨勢。《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5》預測,到2020年,我國流動遷移人口將增長到2.91億。四年後,全國將有近20%的人口處於流動狀態。如此規模的“流動大軍”,他們的需求不應被忽視。www.tvboxnow.com" H. R& S# T. w0 f3 e6 |8 @
" w1 K" C% I; m公仔箱論壇 在人口流動不頻繁、尚未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身份證實行戶口所在地辦理政策,是與當時的社會相適應的,既未影響群眾生活,又便於管理。然而,時代在變化,社會在進步,如果死守“老規矩”、忽視群眾需求,不僅有違“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還會給群眾帶來不必要的苦惱。身份證異地受理的改革,正是公安機關順應時代發展和群眾呼聲,革除“千里返鄉辦證”的人性化之舉。
3 ^, R: l7 t0 M公仔箱論壇
9 N+ B, f0 r1 K, U" i' w 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是繼戶籍制度改革和車檢駕考制度改革後,公安機關“便民”“利民”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也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一步好棋。讓信息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最大限度提供便利,讓群眾收獲更多改革獲得感。
- L1 O/ w$ D ~% S6 [! C5 |# G l6 M) I2 i5 Z. v: \# l! Q
當然還應注意,身份證異地受理後,不意味著身份信息管理的放鬆。公安機關應在政策落實中加強監督,不給冒用、盜用身份證的違法行為以滋生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