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千奇百怪] 八九歲過性生活!用母乳來化妝!奇特的矮人族!(圖)

 俾格米人被稱為非洲的“袖珍民族”,成年人身高1.30—1.40米。他們體力過人,自食其力,自稱是“森林的兒子”。

稀有的種族

  俾格米人頭大腿短,長得精瘦,人人都腆著大肚子,肚臍眼凸起雞蛋大小的肉疙瘩。男女都一絲不掛,婦女偶爾在下身兜一塊樹葉或獸皮遮羞。俾格米人臉上畫著簡單的花紋,身背自制的長弓短箭,出入熱帶原始森林。俾格米男子擅長打獵,喜歡集體圍捕大象;女人在家采野果,挖樹根。

  氏族是俾格米人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男人以氏族為單位進行活動,沒有私有觀念,過著原始穴居生活。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沒有數字和時間概念。





  和其他黑人相比,俾格米人膚色較淺,呈深棕色,頭發不像其他黑人卷得那麼厲害。因此,俾格米人受到其他黑人部族的歧視。


  人類學家研究證實,俾格米人是史前桑加文化的繼承人,是居住在非洲中部最原始的民族。他們不是長得畸形,是特殊的人種。

生活在“桃花源”

  俾格米人用芭蕉葉、棕櫚葉作衣料,用象骨、甲蟲、羚羊角、龜背殼等做項鏈、手鐲等。他們將采集到的各種野果子搗碎,把汁液與婦女的乳汁混合在一起做化妝品。因野果種類不同,顏色各異,所以,配制出的化妝品五顏六色。俾格米婦女喜歡濃妝艷抹。她們在臉部繪上幾何圖形,以增加美感,驅妖祛邪,用來表示吉祥美好。

  俾格米人蓋房不用磚瓦和沙石,他們就地取材用芭蕉葉或棕櫚樹的枝葉,搭成高約1.5米的橢圓形簡陋茅屋。

  茅屋按小群落整齊有序地搭建,各家獨立又戶戶相連形成一個圓圈,長老的住房位于圓圈的中心。

  森林里光線暗淡,小房屋隱蔽在高大的植物中,容易躲避野獸的襲擊。

  各家茅屋面積約五六平方米,屋中間的石頭上生著一堆火,上方架著一個泥罐子,樹干橫在地上當凳子,牆上掛著弓箭、獸皮、象牙、羚羊角,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家什。平日一家人睡在用獸皮和雜草鋪就的地上。

  盡管生活簡陋,俾格米人卻自得其樂,他們遠離城市的嘈雜和戰火的紛擾,在密林里建立了自己的“桃花源”。

  俾格米人的听覺、視覺和嗅覺十分靈敏,是捕獵的高手。如果一只蜜蜂在距離俾格米人10米外飛過,他們能準確地說出蜜蜂的種類和雌雄。

  俾格米人發育快,八九歲時性機能就發育成熟,開始過性生活。一位剛果(金)的俾格米少女說︰“我們實行一夫一妻制。結婚後,夫妻間要忠誠于對方,不能亂來。”

森林是父母

  俾格米人喜歡鹽,愛吃白蟻。白蟻出洞,預示大雨將臨。每當天氣悶熱,下雨之前,俾格米人就去找出洞的白蟻,一邊捉一邊吃,律津有味。喀麥隆俾格米部落的一位長老介紹說︰“吃白蟻對身體有好處。平時不下雨,我們就用煙把白蟻燻出洞。”

  俾格米人把森林視為“萬能的父母”。他們不允許砍伐生長著的樹木。枯干的樹枝才能用來取暖或做飯。曾經有一支西方探險隊到達俾格米人居住區,因為隨意砍下樹枝而被憤怒的俾格米人趕出了居住區。

  俾格米人很早就知道火的用途,但是不知道如何取得火種。于是,婦女們日常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保存好火種。

  俾格米婦女將柔軟的樹枝系成一個立體的半圓形架子,把草和棕櫚樹葉鋪在用樹枝搭成的架子上,火種就保存在這里面。每次搬家的時候,火種就是重點保護對象。

  生存受到威脅

  目前,非洲大陸的中非共和國、幾內亞、喀麥隆、盧旺達、剛果(布)、剛果(金)、布隆迪、加蓬、安哥拉、贊比亞等國家和地區茂密的原始森林里都有俾格米人居住。和外界社會的不斷接觸,開闊了俾格米人的眼界,現在,不少俾格米人穿上了衣服,把肥皂、火柴和香煙帶進了部族。

  目前,俾格米人瀕臨絕種的危險。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增強體質和力量。歪理邪說驅使他們犯下罪惡的勾當。改善俾格米人的生活、保護珍惜人種,引起國際組織的重視。盡管有些國家對生活在本國的俾格米人實行了特殊的待遇和政策,動員他們離開原始森林,過普通人的生活。但是,絕大多數俾格米人仍然依戀祖先的生活方式,喜歡繼續過封閉的原始生活。
thk 4 sharin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