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貓狗認知障礙症|每3隻老狗就有1隻老年癡呆 留意12種病徵及早治療


飼主可以從情緒、作息習慣、反應能力等多方面去判斷寵物是否患上認知障礙症。(網上圖片)

毛孩與人類一樣,年老後都有很大機會出現認知障礙症候群(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亦即俗稱的老年癡呆症或失智症。毛孩的認知能力和反應會隨着年紀漸大而退化,從而影響行為、身心和生活質素。

狗狗7歲、貓咪11歲起有認知障礙症狀
狗狗在7歲開始就會陸續出現認知障礙的症狀,而貓咪則是約在11歲以上。根據統計,每3 隻年紀達11至12歲的狗狗當中,就有1隻患上認知障礙症;而15至16歲的狗狗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比例更高達68%。

毛孩患上認知障礙症的初期沒有明顯迹象,狗狗從13歲開始症狀就會較為明顯;到了15歲,大多數狗狗都會出現認知障礙的症狀。如果貓狗出現以下情況,就要多加留意,可能是患上早期的認知障礙症:

1.        日夜顛倒:白天睡覺的時間大增、晚上經常吠叫
2.        沒有原因地不停原地轉圈
3.        當飼主外出後,狗狗會在家中反常地搗亂
4.        產生分離焦慮:不願意讓飼主外出,出門時會糾纏不休
5.        隨處大小便,不再守已經養成的排泄習慣
6.        呼叫狗狗的名字時毫無反應
7.        乖巧的狗狗會突然作出攻擊性行為
8.        躲在狹小的地方,但經常會卡在角落
9.        失去活力,不願意跑動
10.        無法完成或是容易忘記飼主剛下的指令
11.        總是鬱鬱寡歡
12.        在貓砂盆外排泄

要辨識貓狗的認知障礙症狀,可以由情緒、作息習慣、反應能力、方向感、社交等多方面去判斷。所以平時要多觀察毛孩的生活大小事,萬一牠們突然在一些日常生活習慣上作出不尋常的轉變,都可以及早發現,就算不是認知障礙症,其他機能性的疾病都可以及早發現和治療。
當懷疑毛孩患上認知障礙症,千萬不要驚慌,先用文字、照片或影像等方式去記錄牠們的異常行為,再根據資料諮詢獸醫。當排除其他疾病,證實寵物患上認知障礙症後,就要撥出多一點時間陪伴毛孩去渡過難關,進行治療。

除了定期服用處方的藥物外,飼主亦要額外留意毛孩的飲食習慣,因為牠們未必記得自己已經進食而不斷叫主人餵食,容易造成過度進食而引致腸胃不適。所以可以將貓狗每餐的進食量減少,增加用餐次數,少吃多餐。亦可以帶狗狗進行一定的益智運動項目,如撿球、飛盤等,助牠們預防認知障礙症。
撰文:黃雅純
2

評分次數

  • prodigydou

  • manyi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