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大部份都輸錢,原因是他們都不其然墮進欠缺耐性周期(cycle of impatience)。撇除很多夕陽行業的藍籌股,近年市場已發掘很多有增長前景行業,如物流、環保、科網等,如早期購入並有耐性持有,回報肯定較持續出出入入高。Philip Fisher的《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其實已道出至為關鍵的選股教條──如經由上而下的分析,認為一個行業最少未來幾年要有持續增長,以及由下而上了解公司本身質素後,如兩個結論都是正面,就不要太過份地去假設,現價高是已反映未來潛力,又或者嫌股價偶爾落後吧!
好文章有投資點子基於too many stocks but too little money,揀股着重精挑細選,免浪費彈藥。資訊氾濫下每天網上網下找資料,期望遇上多點好文章,把人家的真知綽見加以分析,基於too many columns but too little time,間中總會讀到些完全看得出屬自我陶醉、毫無啟發性且中文水平低劣甚至有hidden agenda的爛文章,但卻不會認為自己在浪費讀者時間;正如上周有電台文化節目主持人,一心抱住去欣賞人稱獨腳戲大師的舞台劇,看後感竟然是一句「想在劇場內即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