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資訊] 文5雙全笑傲對手,BMW新五葡萄牙試駕

  
  在葡萄牙的新五系列試駕活動中,BMW還準備530d給大家品嘗體驗,與535i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後方銘牌、排氣管數、輪圈造型,當然引擎室裡頭的那具3.0L直噴心臟也非渦輪增壓汽油,而是渦輪增壓柴油,雖說馬力僅245hp,但扭力輸出卻高達55.1kgm,比起535i多出14.3kgm,看來530d在性能上絕不比535i遜色。
  
  無論內裝鋪陳或者配備都和535i相同的530d,空間及舒適性均在重新規劃下比起上一代更進步,就連iDrive的操作便利、DDC的控制模式、抬頭顯示儀、車道偏離、電動座椅調整、後6/4分離座椅、520L行李廂容量都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別就在於引擎室裡頭的2993cc直列六缸直噴共軌柴油渦輪增壓心臟,擁有245hp/4000rpm最大馬力,扭力峰值達55.1kgm/1750-3000rpm,至於變速系統,我在葡萄牙所試駕的仍為密齒比八速自排附上Steptronic手自排模式設定,輪胎尺碼同為225/55R17,但和535i相比兩者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駕馭操控感,畢竟530d的扭力充沛無比,在高轉速的引擎運轉精緻度或許比不上535i,但那股猛勁可是535i所不及。
  柴油引擎的扭力輸出原本就比汽油心臟要來得大,且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油耗經濟性優於汽油引擎,但其缺點是怠速運轉會產生「特殊」的聲浪,隨著技術和材質的進步這方面已經改善許多,另外馬力數字也幾乎和汽油引擎旗鼓相當,按照這樣的理論530d與535i在動態表現理應差不多,實際上530d可是動力充沛,尤其在低轉速的市區道路令人印象深刻。1750rpm就可獲得超過50kgm的強大扭力,只稍輕踩油門即可感受到那股來自後頭的力量。
  基於前一天已經和535i相處過,自然要試試看也將在台灣銷售的530d,前往ESTORIL賽車場路途不到10公里,里斯本海邊的爬坡道路不少,530d要征服爬坡輕鬆又簡單,彎道上更因為扭力大稍稍補個油門就能高速過彎;上了高速公路以高速行駛,加速性絕對不輸給渦輪增壓的535i,但轉速上了4000rpm左右聲浪似乎稍嫌大些,但這也沒辦法,畢竟是柴油引擎的宿命,不過要進行變換車道超車根本無須降檔,轉個方向盤切換到另一個車道,重踩油門釋放出扭力,瞬間原本在前方的車被拋到後頭。
  由於這回參加試駕的媒體眾多,BMW原廠規定僅能在530d和535i兩款車中擇一在ESTORIL試駕,因此只能捨棄530d選擇535i,就其他歐洲媒體試駕後表示,530d的扭力充沛,加上新五系列更為進步的操控性,在賽場上整體表現不俗,對於歐洲市場來說肯定會吸引消費者。
  
  
  
  
  
  
  
  
  並聯為盟,台灣EV-APDS電動車動力系統研發聯盟即將無聲啟動!
  
  電動車先進動力系統研發聯盟在經濟部技術處黃國修顧問(中者)及車輛中心黃隆洲總經理(左二)見證下,由富田電機張金鋒總經理(左四)、利佳興業陳俊榮董事長(左一)、國淵實業柯國勇總經(左五)理等共同簽署成立
  先前為各位報導過,日本為了統一電動車和Plug in Hybrid車的充電設備規格,並針對快速充電器的技術作共同改良,便由日系四大車廠TOYOTA、NISSAN、MITSUBISHI與SUBARU為代表,率領日本國內充電器廠商、充電設備服務等共158家企業,和東京電力公司成立「CHAdeMO協議會」,讓推廣電動車及Plug in Hybrid車的工作能朝向充電裝置統一規格的第一步前進。
  
  日本「CHAdeMO協議會」標章
  然而從去年在台灣舉行的第五屆「台灣車輛國際論壇」,以及「兩岸車輛產業合作及交流會議」暨「綠能智慧車輛產業成果展」,都讓來自全世界的產學專家見證到,目前熱門的電動車市場,台灣所展現的成熟能量與多項優勢;而集結能量相當關鍵的單位,也就是ARTC車輛中心,在日前與富田電機、利佳興業、國淵實業正式簽訂盟約,成立「電動車先進動力系統研發聯盟」( EV - Advanced Propulsion Driving System,EV-APDS),並同時展示最新研發的智慧電動車i-EV,未來聯盟將以整合開發與系統行銷方式,打造Design in Taiwan與Made in Taiwan的電動車動力系統。
  
  i-EV電動車可說是EV-APDS初步的整合成果。
  EV-APDS的誕生是響應產業以聯盟方式,將創新技術與產品整合策略導入國際市場;而EV-APDS聯盟特色主要由富田負責馬達技術開發,利佳專司動力驅動控制系統,國淵致力EV專用傳動系統開發,而車輛中心提供系統控制及智慧化技術整合know how與推動輔導,在接下來兩年內,將投入5億新台幣以上開發經費,打造可適用於任何車型底盤的電能驅動系統,,預期在三年內創造高達30億元產值。
  
  富田負責馬達技術開發,利佳專司動力驅動控制系統,國淵致力EV專用傳動系統開發。
  而聯盟的初期成果也在簽約之後立刻發表於i-EV電動車上,除了零組件全由國內廠商供應之外,搭配車輛中心所研發的i-EV動力控制系統、車身網路系統與先進安全智慧功能,使i-EV電動車具備相當於92.5hp的最大馬力,在0-60km/h加速表現為6.9秒,極速可達130 km/h;而位於車尾重量大約200kg的鋰鐵電池則是能夠提供85 km的續航力,能夠滿足都會通勤的需求。
  
  i-EV電動車初步結構是借用Colt Plus,開發與中華汽車無關。
  
  初步動力相關配置,模組化後可套用於各車型底盤。
  車輛中心黃隆洲總經理表示,車輛中心把電動車的know how整合,並把研發的電子式駐煞車系統(EPB,Electric Parking Brake System)、電動輔助轉向系統(EPS,Electric Parking Brake System)、電動空調(AAC,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及車用網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等全部加諸於i-EV上,可看到這不僅是部電動車而已,而是「電控+電動」的整合。
  
  現場也提供i-EV電動車動態試乘。
  而車輛中心高層也向AutoNet表示,接下來將著眼於電動車周邊配套設備的建置,包含一般充電座與快速充電座,但將以特定地區和企業機關為測試對象,待三年後再推廣到民間市場, 過先決條件是政府必需要有更完善且具體的作法,如稅制、公有停車場充電設備、用電收費標準等,才得以讓民眾願意接受電動交通工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