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通識:讀者出題 青少年過度消費的原因
, 描述: 蘋果日報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K" z4 k: V9 }6 C3 j9 A
後生仔爭卡數 入埋邦民妹數?
5 K" J. E E& G8 Q3 G公仔箱論壇+ p9 R# i0 |' K* Y7 Z. @! | p' H
9 ^0 [3 o% Q0 l6 R& i% n" C, J$ G公仔箱論壇 有讀者問:「青少年過度消費的原因是甚麼?」這個問題確是日益嚴重,早前就有一項調查指,港人平均24歲已開始拖欠卡數,青少年先使未來錢的情況令人關注。以下將探討其內因與外因。www.tvboxnow.com% t% p& a0 f( a1 b& \6 q
tvb now,tvbnow,bttvb; I/ D: q) B3 u& [! i
每年動漫節均吸引大批青少年到場購買首辦模型及玩具,動輒花費數千元。 tvb now,tvbnow,bttvb, y; Z/ s }* g5 A/ q/ n
0 d- c9 A' F4 T0 x9 k1 L3 r一、內因:青少年尋求認同的特質
9 O" J) a* z- I2 _( g* y青少年是介乎兒童和成人之間的一個尷尬階段。一方面,青少年被要求獨立,要脫離事事有人照顧的兒童階段,但另一方面,他們的心智又未成熟至可以獨立自理和克服成長挑戰。同時間,他們的身體步入青春期,心理出現變化。面對如此大的轉變,青少年往往對自我身份感到迷糊,而這又與自我認同、自我價值大有關係。可以說,成長就是建立自我價值認同和確立自我身份的過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V5 s+ H3 l6 Y9 ?"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n% o8 v! L6 Z# }$ P
# C& r* Z1 q- u, O9 o! e. M)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由於自我價值尚未確立,青少年的自我認同往往不是來自自己,而是來自朋友,他們希望透過朋友的認同來肯定自身價值和身份,從而得到安全感,形成「從眾行為」。朋輩在青少年成長期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俗稱的「埋堆」,就是要在朋輩間得到認同和支持而確立自我。6 V8 A6 M H, k; e9 {
4 n% |* j+ N7 I P; L, z: ptvb now,tvbnow,bttvb
8 p2 X/ m1 a" G「人有我有」是最簡單的埋堆方法,故消費品常成為青少年建立連繫和埋堆的手段。青少年很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成為「異類」、「人有我冇」均帶來不安,這種心態最易反映在消費模式上,當某產品成為「潮物」,即使用不着,青少年也希望擁有,從而得到安全感。由書包、波鞋、電玩、漫畫等,總之同輩有甚麼,自己也希望得到,相信是絕大部份人包括筆者年輕時的心態。如果這種心態得不到引導,便易入歧途,例如朋友都濫藥,如果你不埋堆跟隨,便被同輩排擠,令青少年非常不安,於是只好屈服於朋輩壓力而加入。
: F; v. l2 F4 ~' }8 }# Pwww.tvboxnow.com
; t4 r( a( n! c" I6 i' I9 F5 ^6 X; m5 S7 y) L
青少年這種消費模式,有人稱之為「炫燿性消費」─炫燿是最簡單令他們感覺自我價值的手段。這解釋為何青少年有過度消費的傾向。
; ~! G) j, L# U)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外因:社會鼓吹過度消費主義' p; `% K7 J2 Z% j. u
社會鼓吹過度消費主義是另一重要原因。消費主義全球化下,「消費」成了普世熱捧的價值,商人為了利潤最大化,樂於鼓吹無休止追逐時尚潮流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但人的需要有限,如何可以無休止購物呢?「感性消費」或「符號消費」正可促成這種生活方式─消費並非出於產品的實用價值,而是其帶來「潮」、「型」、「豪」的感覺,即注重產品的符號意義,而非解決生活所需。例如波鞋的限量版,不斷推出新型號的手機等,都是捕捉現今消費者的符號消費模式。# |5 D, {+ k7 b1 k* Y% U: i& T
0 a* r/ O z9 |; ?- p) a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I: c8 [+ Q* Q
香港是一個消費主義過度的社會,幾年前大熱的「港女現象」,一定程度反映物質消費成為很多人的「宗教」。本來,量入為出、適可而止的消費不是大問題,問題是越來越多人消費得入不敷支、欠債纍纍,過度消費彷彿成為潮流生活方式。9 z z2 y ]2 J1 y7 {
公仔箱論壇9 I# Z+ J8 P/ z/ |3 E8 L$ S6 {
公仔箱論壇* r& F& o# p6 ]; m, i
這從貸款廣告極度流行可見一斑。十多年前,借錢廣告不多,今天卻無孔不入,全都標榜「易借易還」、「卡數易清」、「年輕人當然要消費」等意識,間接鼓吹先使未來錢。傳統智慧重視量入為出,但財務公司教你「借錢清卡數是為了繼續消費」,而不是對自己過度消費負責。www.tvboxnow.com- |" F$ s: _3 s
: ]* D- }) F8 X6 ]公仔箱論壇
$ z# O! k2 P# G" C% `公仔箱論壇其中有個廣告,女主角是典型「港女」,一身名牌,分文不付,全由男友找數。當她得悉男友因為買名牌手袋給她而「碌爆卡」,「港女」不但沒有慚愧之色,反而建議男友將用作結婚自住的物業二按給財務公司,以得到額外現金,並說「咁你咪可以繼續買?畀我囉」。叫男友賣樓買名牌,堪稱極品港女。3 P9 p% l. n {0 y, j9 f
www.tvboxnow.com1 e& x4 f8 J, _9 M F5 F& ~
' c0 ^1 d$ c- Q% ?tvb now,tvbnow,bttvb傳媒其實也落力鼓吹消費,介紹潮物不遺餘力,只因這些內容擁有龐大市場。但究竟是傳媒促成消費主義,還是青少年消費模式促成傳媒的消費內容,顯然是雞先蛋先的問題,不易梳理。( j% ]% ~ e. M1 z, B
總結:軒哥事件
" K7 s# j o* o0 t \- E6 K「軒哥事件」是很好的寫照。兩年前,有位中二男生在校內豪派四萬元現金和八部iPhone,為的就是要同學輪流叫他一聲「軒哥」。「軒哥」希望得到他人的崇拜,而他選擇了以潮物iPhone和金錢來換取他人的虛假認同,不正是捕捉了朋輩嚮往消費品的心態嗎?軒哥這個極致例子反映一個事實:當社會各界包括老師也沉溺於消費品,整個社會多年來也鼓吹消費主義、先使未來錢,青少年在這種水土下難免雜染其中,再加上急於尋求認同的心態,正造成他們易於過度消費的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