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www.tvboxnow.com# }5 i0 @$ [6 P8 z; R1 R+ a0 N
& f3 |6 f, a6 c' K/ [tvb now,tvbnow,bttvb「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耳熟能詳的肝病進程,尤其是C型肝炎,一旦感染,超過半數民眾恐演變為慢性肝炎。 : q' Q0 @ ]! y0 H5 V2 \
/ P' }7 L9 A% `) j) C% o* `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醫師表示,雖然國內罹患C肝人數低於B肝,但C肝若能早期發現治療,其實可成功治癒,而且治癒率頗高。
* Q& f- E1 `4 r) A# u
% \3 ^) k5 @+ m6 O% \! S4 X感染兩途徑 血液與體液
' c+ t* R( ?! \, \
5 V! v& U* d. Ptvb now,tvbnow,bttvb根據統計,國內C肝平均發生率為2%至3%,預估全國約40至60萬人感染,其中又以30歲以上民眾佔多數,且1/3的人都是在民國81年前感染,因當時捐血未能篩檢C肝。
: T3 |+ A- `1 F' h8 E! Q7 X$ \8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2 n$ {0 D' q6 f(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北榮總腸胃科醫師朱啟仁表示,C肝與B肝一樣,都是透過血液與體液傳染。通常B肝以母子垂直感染為主,自從1985年國內幼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後,20歲以下的B肝帶原者並不多,但20歲以上仍有10%到13%的人帶原。
- [# `4 h& F% l' U4 q*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R7 Q; c6 v6 x
未適當治療 1/3轉肝硬化 ! L3 P! m5 ^- Z# ]8 u: ~" L" g) e
7 p8 [0 J$ z8 lwww.tvboxnow.com至於C肝則與以往輸用血液製劑、針頭不乾淨、性行為接觸有關。基本上,車禍輸血、靜脈藥癮注射、洗腎病患、刺青等因素,皆可能感染C肝。
' o% ?' {8 X6 {* H# q- n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D' x* X) I7 b o8 E3 z
朱啟仁醫師說,雖然台灣罹患B肝的人數多,但只要肝指數正常,通常帶原並不會發病,因此B肝的治療比率較少。可是一旦感染C肝後,高達5至8成民眾恐將演變成慢性肝炎,且若沒接受適當治療,高達1/3的人在長期追蹤後容易惡化為肝硬化。
" o [% |( y$ M6 W; d. B$ ?7 G
: F! M: a# J+ A' n( v# ]4 B$ x0 h病毒可清除 聽醫囑用藥 www.tvboxnow.com6 Z- F! D. [5 H! l+ i S1 e! M
公仔箱論壇 _% c4 H8 l) v8 T8 I1 f% q9 c
, _1 C# a c, O1 d Y: z% }
8 G% r4 Y( h% @: {8 r$ X)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般而言,慢性肝炎的症狀不明顯,包括倦怠、胃口不好、睡不飽,多數民眾不易察覺,等到出現黃疸、腹水、昏迷、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吐血等症狀時,多半為時已晚,肝硬化的成功治癒率遠比慢性肝炎少兩成。
! I0 A h3 W$ E1 J
6 q8 `6 S) F1 I* X+ u' v不過,朱啟仁醫師強調,C肝的治療可以「清除病毒」,但B肝的治療僅能「抑制病毒」,因此,民眾若配合不同基因型治療方式,並遵照醫囑按時用藥,還是能成功治癒C肝。C肝治療目前一般以長效型干擾素合併口服藥物Ribavirin治療。
9 v0 |) F/ n+ c5 V0 o. b/ j' Wtvb now,tvbnow,bttvb
; c! |4 e0 X" n7 N1 C一、二型患者 治癒率不錯 公仔箱論壇1 ]! z+ G v7 r. q: ~) z9 q# a
1 w8 L4 v# M; }, V) ?: S* C
朱啟仁醫師並指出,C肝病毒有六種基因型,台灣以第一型及第二型佔大宗,其中第一型較難治療,約佔C肝患者人數6.5成至7成,北榮的成功治癒率可達65%至80%;第二型C肝病患僅佔3至4成,且北榮成功治癒率高達85%至90%。 公仔箱論壇" E& W8 N- S c. h9 s( Q/ A
2 R5 c* i2 T; L' ] I朱啟仁醫師強調,C肝治療通常必須一併檢視「抗體」與「血清病毒量」,若僅出現C肝抗體,可證明曾「接觸」或「感染」過,此時,還必須配合體內是否存在病毒,一旦發現病毒,無論病毒量高或低,就應接受進一步治療。
9 f& H4 d7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