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0 c7 C0 y4 @9 Z3 C5 Fwww.tvboxnow.com
' j. V0 u0 q. D$ {/ s; _公仔箱論壇
紅斑狼瘡 病情穩定可懷孕
! b; f6 ~) H; f' F6 W9 C! {
風濕病可以破壞關節,令關節變形和喪失活動能力,所以應及早治療,控制病情。(資料圖片) 
5 ^6 d+ R# V0 F, y5 M6 t
" E" j( C3 M5 |( w( atvb now,tvbnow,bttvb
病人對風濕病認知,走向兩極。一方以為自己最了解自己身體狀,關節沒腫沒痛,就自行減藥甚至停藥;另一方卻認為風濕病是不治之症,要終身食藥控制病情。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S x( K0 e M# E1 w
警號﹕關節紅腫、晨僵 公仔箱論壇( u6 a6 h8 t2 d. l7 n' w
袁﹕風濕病雖然有好多種,有沒有一些典型病徵? 公仔箱論壇3 J) }% ^$ a3 U! E
李﹕除了關節無故紅腫,關節出現晨僵,即早上起時,手指或腰背關節感到僵硬,活動一段時間後緩解,都應找家庭醫生做初步評估。 www.tvboxnow.com" y7 _* F# h$ x m; o9 W. ~7 d* e
袁﹕一個女士,左右手關節對稱發炎,早上起有晨僵,但驗血卻找不到類風濕因子,下一步應怎樣做? 李﹕這個女士仍然有可能患上類風濕關節炎,正如剛才說,有三成病人血液中沒有類風濕因子;另外,同一病徵,可能源於不同風濕病,紅斑狼瘡、銀屑病、硬皮症也可能出現類似病徵。
1 e" \# r- ^" n2 w; \ Dtvb now,tvbnow,bttvb
袁﹕相反,同一病源,又可能有不同表現。 公仔箱論壇* H; l# m( A+ p r5 p+ h0 b: s
李﹕對。以俗稱牛皮癬的銀屑病為例,銀屑病病人可能同時患有其他風濕性關節炎,而病人新陳代謝較高,容易因為尿酸過高而出現痛風;另外銀屑病本身亦可能導致銀屑病關節炎;所以醫生不宜太早下定論,臨問診和檢查十分重要,尋找線索。 tvb now,tvbnow,bttvb. k1 u$ M' _' N; K
袁﹕患上風濕病,病人最擔心是手尾長,病情愈來愈差。 tvb now,tvbnow,bttvb3 K- X- y2 V5 O2 F6 V
及早醫治 停藥不是夢
6 B9 c7 s* r9 J# iwww.tvboxnow.com
李﹕風濕病處理不當,的確會破壞關節,喪失活動能力,但近年研究顯示,只要病人及早處理,用足夠藥物控制及消除炎症,再鞏固一段時間,有病人最終可以停藥。
4 B9 D- G. ~3 ^9 ]* u
袁﹕臨上常見,有病人認為關節沒紅沒痛,就毋須服藥。
( P, F& q( ]; w( O! x8 k' twww.tvboxnow.com
李﹕病人不能依靠感覺判斷病情,風濕病的治療目標是消除炎症,即使臨徵狀減退,但仍要透過驗血和掃描等客觀檢查,才能確定炎症是否受控。
3 o0 _8 H' ^" |2 X8 N- z. x9 [
袁﹕臨沒紅腫沒疼痛,如何得悉關節有沒有發炎? 公仔箱論壇, g. O; r' W& x/ b- d j/ L+ I
李﹕超聲波可以檢查有沒有發炎,X光掃描可以檢查關節有沒有受侵蝕。
7 E1 B7 _* f+ ?; V z0 Q
袁﹕有一些風濕病不止襲擊關節,其他器官都出問題,所以不能單靠關節痛疼判斷病情輕重。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z) {5 O$ C/ E5 R1 R
李﹕對。所以病人需要定期檢查,監察病情。以紅斑狼瘡為例,可以攻擊關節以外的內臟器官,即使病情活躍,徵狀不易察覺;一個常見情,當紅斑狼瘡攻擊腎臟,出現腎小球炎,早期線索驗小便蛋白尿,如果無定期監察,容易忽略。
9 l6 K; m9 f5 [1 U$ D8 _3 F公仔箱論壇
可改用母胎安全藥物
0 t/ [2 q3 x4 q; ~& K
袁﹕生育亦是風濕病科近年熱門話題,過去紅斑狼瘡病人不能生育。
5 s6 J+ z( r; D/ rwww.tvboxnow.com
李﹕女性常見的風濕病,主要是類風濕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當病情活躍時,的確會影響受孕機會;但近年對風濕病治療和控制改善,病情穩定,病人可以把生育意願告訴醫生,醫生改用對懷孕和胎兒安全的藥物,無論是類風濕關節炎或紅斑狼瘡的病人,都可嘗試生育。
( f) ]& _! n8 n.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袁﹕紅斑狼瘡受女性荷爾蒙影響,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變化,會否令病情惡化?
: k' g- b$ N' c _& K6 Y
李﹕以前研究發現,如果病情未穩定而懷孕生育,其間女性荷爾蒙變化,會令病情反覆,容易復發;但如果病情穩定超過半年,包括沒有臨病徵、血液報告正常、心肺功能正常等,復發的風險較低。所以病人要與醫護人員好好溝通,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