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10個防過勞死方法

本帖最後由 huichi0426 於 2012-9-4 12:42 AM 編輯 ) q. d! R8 p% ^1 j

( {1 P7 O- {- m, i! f' ttvb now,tvbnow,bttvb過勞死是現代職場人的一大健康殺手。根據過勞死研究,過勞死常肇因於工時過長及心血管疾病過勞死,而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逐年增加,過勞死正是心血管疾病肆虐,進而造成過勞死的關鍵。千禧之愛過勞死健康基金會分析20歲以上企業員工團體過勞死健康檢查數據發現, 過勞死企業員工每三人就有一人有至少一項三高問題,深入分析過勞死30~39歲的青年後發現,該過勞死族群至少一項三高問題的比例也達31.5%,若自恃年輕不進行控管,很容易成為過勞死高危險群。
! t2 U9 O) h7 M9 Y" ?$ @2 [& U5 t; }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L# I1 l  Z2 q/ }% |/ y
以下10個防過勞死方法,可以讓自己的日夜生活品質好一點:
7 D! w3 j! s2 s. W公仔箱論壇
- B- u+ Z6 C' z: I2 K4 t$ e    避免過勞死1下班回家路上(大約是早上八、九點),戴上墨鏡。別讓陽光重新設定你的生理時鐘,延誤了睡眠週期。www.tvboxnow.com8 r$ M/ h+ U; C4 X3 ^
www.tvboxnow.com% l3 U" [+ J& H
    避免過勞死2用心營造高品質的睡眠環境。安靜、涼爽、漆黑(考慮特別厚的窗簾),和朋友、家人提醒尊重你的睡眠時間。提醒朋友,別在你的睡覺時間打電話進來,因為這就相當於半夜三更有人到他家敲門一般。
: O& K" r3 q1 ~% P1 l3 R6 i
# F1 l& ?( z5 O; P8 V0 b8 }    避免過勞死3在一整個輪班週期中,盡可能保持作息規律,包括固定時間起床、固定時間吃飯。
, r& Y7 @' i$ N: B& `6 ^公仔箱論壇
4 Z  b1 g- w  z  Y( v    避免過勞死4值班前兩小時,可以小寐一下,彌補不足的睡眠。! h5 w' U6 ]$ {% v

9 `3 `- G4 b. r. F5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避免過勞死5額外多做運動。研究發現,額外的運動可以幫助輪班時差,也可以幫助工作時的清醒。
. j5 R$ p% w& L( Z% h+ c(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9 R( \! H  H5 B. T/ _' M/ Z7 f' T, O
    避免過勞死6下班前半小時,不要再喝任何含咖啡因的飲料,因為咖啡因要排出體外,需要一段時間。公仔箱論壇( d7 g. ^$ n! }  G7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o2 U' Y/ C5 z2 N7 t5 F
    避免過勞死7值夜班時,避免油膩食物及甜食。半夜到清晨消化道功能最差,容易造成腸胃道疾病,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仲達提醒,少用泡麵當點心。而且,輪大夜班時,常不知道吃的是哪一餐,陳仲達醫師建議,還是把醒後第一餐當主餐,最後一餐盡量排在睡前至少3小時,並且餐餐力求清淡並營養均衡。www.tvboxnow.com. N+ s, `) ~) {# @$ t1 J4 X1 [

9 a$ ?0 P+ C) B$ d9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避免過勞死8隨輪班時間調整慢性病用藥時間。輪班人員輪完大夜班後稍事休息就會就寢,如果糖尿病人,依照醫矚在早上服用降血糖藥,就上床睡覺,容易發生低血糖現象。陳仲達醫師提醒,糖尿病、高血壓病人在輪大夜班時,用藥時間也應調整為下午起床後服用,而非早上服用。
1 N2 \0 k* B/ H% b4 `; T" x: ctvb now,tvbnow,bttvb
# f$ b$ r; ], |0 }2 L9 N, O! Q! ltvb now,tvbnow,bttvb    避免過勞死9在換班前,先為下一輪的作息做準備。如果即將接夜班,前兩天可以先把上床的時間往後挪,起床的時間也往後挪一些,先讓身體適應下一輪班的作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G/ J* S( z9 p; l

4 v3 j  `( A& h5 w7 s# S: X, U' M7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避免過勞死10個方法如果都沒有改善,更該尋求醫生的協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