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美白保養品百百種,但是許多業者為了能盡快見效或是吸引消費者購買,添加了過量的苯二酚,使得消退漂白的效果更佳,不過卻容易讓皮膚受傷或皮膚不規律的去色素化,衛生署公告添加苯二酚(hydroquinone)限量為7%,衛生署公告可使用於化粧品之美白成分只有十三種,用途多為美白肌膚、抑制黑色素斑形成、防止色素斑的形成等,愛美女性在選購時須特別注意。& ?- i/ } U; \
# e; R9 O6 ~$ K. {- m$ f7 _4 O
常用的美白成分有:熊果素(arbutin)、維他命C磷酸鎂(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維他命C葡萄糖(ascorbyl glucoside)、麴酸(kojic acid)等,其中熊果素,為近年來十分流行的美白成分,可由越橘科植物熊果葉中萃取而來,熊果素從化學結構來說是葡萄糖與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構成的化合物,自79年起行政院衛生署將對苯二酚列為藥品管理,化粧品不得添加,是常被檢出禁用之美白成分,民眾需特別注意。tvb now,tvbnow,bttvb$ n; p4 {* Q! a
% j# U, x% J& ]8 F1 U4 s公仔箱論壇基隆市衛生局提醒,在愛美之餘,也要注意化粧品的品質與衛生安全,建議消費者選購美白化粧品時,應多加注意化粧品之標示,選擇完整標示之產品,包括「產品名稱」、「製造廠名、廠址」、「進口商名稱、地址」、「進口者」、「內容物淨重或容量」、「成分」、「用途」、「出廠日期或批號」、「保存期限」及是否含公告可使用於化粧品之美白成分的製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I8 _& c: I$ y' j/ \4 w
www.tvboxnow.com8 i0 h0 L8 m/ Y9 g) L; d! R$ O
另外也提醒您,不宜購買來路不明、成分標示不清、誇大不實之產品,以保障化粧品之使用安全。另外DIY風氣盛行,到化工行購買化粧品原料自行調配時,更應注意美白成分的濃度需適當並非越多越好,需謹慎使用避免過量,小心美白不成反而對健康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