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日前指出,目前全球大約有28%的人口患上一種新的飲食失調症——健康食品癡迷症。其症狀表現為過度癡迷于所謂的健康食品,為了吃得健康而嚴格控制飲食和種類直到偏執的程度,從而使身體處於危險狀況。
6 U! {# |! |4 g+ k: T健康食品癡迷症患者追求天然且不會令體重超標的食品。他們拒絕攝入動物脂肪、化肥種植產品和包裝產品,最終導致身體缺少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造成營養不良並由此引起代謝失調。而40歲以上婦女最容易患此症。
) u" p: V% _" e+ D O% c癡迷健康等於不健康
" X) @/ A8 e: I9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些人整天如饑似渴地搜索各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飲食資訊,而且嚴格地照辦,有的還因不同渠道的看似都有理的不同說法而大傷腦筋,無所適從。
' @' L6 g5 V3 t公仔箱論壇如每當吃飯前,總是會研究飯菜是否有所需的營養,把飲食過於「科學化」,久而久之,導致厭食,整天沒精打采,殃及健康生活。www.tvboxnow.com8 w' G) H( t8 ~/ k
醫生指出,40歲以上婦女常執著地研究和討論「健康」與「不健康」的食品,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病」往往不被重視,還被認為是重視生命的表現。
* u- v: v: ^, x8 Cwww.tvboxnow.com醫生警告說,健康食品癡迷症患者一旦「染疾」,可能需要6年至12年才能完全恢復健康。
. C* a2 j3 t7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平衡和節制是健康本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9 p4 W3 F! d8 B% n1 S
許多婦女把飲食吃飯當成「功課」來做。如有的女士宣稱:她現在只吃無谷蛋白食品,即不吃肉類、海鮮、蛋、奶和奶製品,因為它們會讓她精力更充沛;有的朋友則戒掉奶製品,因為她聽說它們會導致乳腺癌;有的拒絕食用谷蛋白食品、發酵食品、糖、茶和咖啡,因為她相信這些東西全都會導致健康問題;有的食品櫃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健康」食品,不管是「脫脂97%」、「無添加糖」、「低鹽」或是「高鈣質」,幾乎沒有哪一件食品包裝上不標示著某種健康聲明。
7 n5 t B9 B: G8 |; M6 p0 c公仔箱論壇有趣的是,儘管越來越多的人一窩蜂地追趕健康食品的風潮,但肥胖症的患病率卻在繼續激增,Ⅱ型糖尿病也呈上升之勢,這讓專家們撓頭。
, g# q" I8 Y5 L0 j9 a _「有些東西被誤傳了,人們對什麼東西對他們真的有好處並不清楚。」澳大利亞營養師協會發言人阿蘭·巴克萊解釋說,食品的市場經營策略是要讓它們看起來比實際更有利於健康,這樣的煙幕彈模糊了人們的觀念。「健康已經成了一個大賣點,於是多數食品會宣稱對健康有好處,哪怕事實並非如此。」www.tvboxnow.com# x4 q& {4 E, e0 u* p
現今,造成這種困惑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食品的標簽。紐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最近對1400種超級市場食品進行的調查發現,幾乎半數在包裝上都附有營養聲明。「問題是,這些聲明只道出了事實的一半,」巴克萊說,「例如有一些食品宣稱脫脂97%,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其可能含有高度提煉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它們不僅會給胰腺增加負擔,還會提高罹患乙型糖尿病的風險,但一般的消費者並沒有能力馬上做出這些判斷。」# v6 y+ l8 @+ l4 x% o
或許更令人緊張的是像「降低膽固醇」或者「幫助減低心臟病風險」之類的健康聲明。根據2006年的報告,大多數聲明都與心血管疾病、熱量、癌症和體重控制相關,這困擾著一些消費者權益監督組織。「我們反對在食物包裝上使用營養和健康聲明,因為它們引導人們相信這些食物是更健康的產品,而實際情況並不儘然。」食品政策專員克萊爾·休斯說。
# m. p, A8 H% y. h5 ytvb now,tvbnow,bttvb消費者監督組織也將注意力轉移到「無谷蛋白」、「無發酵」和「無奶製品」等日益龐大的食物隊伍上。這些眾所週知的食品,經常傲然佔據著健康食品貨架的某個位置,不管它們的鹽、糖和脂肪的真實成分是多少。雪梨皇家阿爾弗雷德王子醫院過敏科的洛布萊博士認為:「人們都在爭搶這類食品,把它們當作健康的選擇。在20世紀60年代,‘惡魔’是酵母,幾年前是乳糖,現在又是谷蛋白。」公仔箱論壇( u6 R8 J1 |& g$ [
洛布萊同時告誡那些沒有正確的醫療引導限制自己飲食的行為。「比如說谷蛋白,只有對有腹腔疾病和少數患有過敏性腸道綜合症的人來說才是個問題。」而且,在做適當的腹腔疾病檢查之前就停止攝入谷蛋白,可能會影響將來任何一次檢查的結果。「疾病會因此無法診斷,長期來看這很危險。」tvb now,tvbnow,bttvb1 t- }7 h; u, a4 v/ y' q) G* @. Y g
「一塊蛋糕始終還是一塊蛋糕,哪怕它聲稱比旁邊那塊更健康。」巴克萊總結說,「歸根結底,這其實是個平衡和節制的問題。」www.tvboxnow.com r" f, K$ s5 Q& K1 d j! @
回歸曾祖母的食譜
/ c9 W. @$ E- v0 F美國作家邁克爾·波倫在其暢銷書《為食物辯護》中指出,傳統科學認知的轉變帶來了一種日益流行的飲食失調:健康食品癡迷症。他認為,人們吃飯並不是僅僅為了營養,並建議人們回歸到傳統的飲食方式。www.tvboxnow.com; \! W) I0 M0 z2 J& q9 h9 V2 t
《為食物辯護》名列美國《紐約時報》1月份第3周非小說暢銷書排行榜第一位。波倫在書中駁斥了「食物可以縮減為各種營養成分的集合而不會有實質性損失」的觀點。他說:「我們知道如何去掉玉米粒或麥粒的外殼,獲取它的部分化學物質,但完全不知道如何把它們重新組合起來。」
4 z- W' `0 S& i8 ]. E" W$ h5 d X公仔箱論壇在這本深入淺出的書中,波倫對某些最基本的營養學理念提出了批判。這些理念包括:食物只是其所含各種物質的總和;各種營養成分可以通過科學方法得到測量;吃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健康;飲食需要專家指導。( Y* b/ t' n/ r8 P; L6 i
為了幫助傳統食品奪回其失去的陣地,波倫在書中提出了幾條簡潔明確的建議:不要吃任何你的曾祖母不認得的食物。不要吃任何大肆宣揚為「健康食品」的東西。要像服用維生素藥片的人那樣重視維生素,但不要真的去吃它們。tvb now,tvbnow,bttvb7 {( K$ q- `* H+ a# C9 m5 n
他強調說:「我們是一群對健康飲食有著不健康癡迷的人。」他在書中對健康食品癡迷症的極端表現進行了無情的嘲弄。他批判了最近出現的一種關於橄欖油有益健康的「可信賴」說法——「只要用它等量替代你餐桌上的某種東西,就不會增加你每日攝取的熱量總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A% ?0 ]* z/ J; R6 j# t# ?
波倫認為,既然容易誘發糖尿病的西方食譜非但沒有促使人們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而是導致了越來越繁榮的糖尿病產業,那麼,飲食以及相關領域的醫學權威機構可說毫無智慧可言。www.tvboxnow.com0 ^) Z8 w# w+ \5 Y q2 f5 t( G& ^2 B5 P4 p6 O
波倫呼籲人們關注食品科學的負面效應,認識到研究報告的不可靠性,退回到以前的飲食方式。他提倡回歸到以本地食物和基礎食物為主,建議美國人在飲食上投入更多:不僅投入更多金錢,還有更多時間。奉行「少吃」原則,也許你就能在經濟上感受到寬裕;用親自下廚取代買快餐,也許你就能恢復對傳統的「吃飯」概念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