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是腦中風好發時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天說,其中腦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出血致死率高,建議做核磁共振檢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主治醫師陳春忠指出,中風類型中,顱內動脈瘤破裂引發的出血,致死率高達7成,但在未爆之前,往往沒有任何徵兆。他建議,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健檢的項目中,宜包括腦部核磁共振。- S5 i" F S9 a1 v, p/ O( X' `
陳春忠指出,顱內動脈瘤破裂時,會導致自發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造成患者猝死,或喪失意識昏迷。顱內動脈瘤破裂好發於40歲以上,根據病理報告推估,發生率約5%。多數人終其一生不會有任何症狀,但一旦破裂則非死即殘,是非常可怕的健康殺手。
! r- ^- L. ]6 C' p+ n- z; D6 fwww.tvboxnow.com陳春忠表示,顱內動脈瘤來自先天或長期高血壓形成,至今難下定論。患者起初會抱怨嚴重頭痛及頸部僵硬,繼而喪失意識、噁心嘔吐、局部神經學異常,也可能出現眼瞼下垂、複視。
1 W' ?5 g7 o4 f# P5 e$ Ytvb now,tvbnow,bttvb陳春忠認為,動脈瘤破裂後,一般以開刀或栓塞處理,儘快讓腦血流再度暢通。僥倖存活者往往要面對難纏的併發症,包括再次出血、血管痙攣、水腦、癲癇、低血鈉等。
! w: _3 c- e" W# `/ [陳春忠說,神經外科的技術日益精進,病發後的緊急處理越來越不是難題,然而中風後,小至家庭大至社會付出的代價高昂,防治工作因而更顯重要。在提早發現腦部未爆彈的檢查中,腦部核磁共振是目前效率最高者,經過15分鐘左右的掃描,就能抓出97%以上的動脈瘤。102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