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高溫烹煮的澱粉食物,特別容易產生「丙烯醯胺」!!7 o, G" r2 }( j! c4 z
& u g# @6 G. V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研究發現,像是「澱粉」這類碳水化合物,一旦經過高溫烹煮,容易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尤其以洋芋片和薯條含量最多。過量攝取恐怕傷害神經、存在致癌風險,如果一定得吃,醫師建議少量攝取,1個月別超過2次。
1 S! P( k; s( ]# R5 ~5 etvb now,tvbnow,bttvb* ^' \, q9 \: A0 y: W" X8 }
衛生福利部過去也曾針對洋芋片等高溫油炸類食品,進行丙烯醯胺調查,樣品包括294種市售零食,有穀類、根莖類、海鮮、堅果、豆類和乾果等,利用氣相層析質譜法,分析零食中的丙烯醯胺含量高低。
1 D7 S; i0 m0 N, s) I# u5 v) f公仔箱論壇0 }4 I$ y. N$ J
國內研究:馬鈴薯零食的丙烯醯胺含量最高
: J1 v4 w- T! }" E9 Stvb now,tvbnow,bttvb$ x* E, Q* o' H; i ]
結果發現,馬鈴薯等根莖類零食的丙烯醯胺含量最高(每公斤435微克),但同樣是根莖類零食則有差別,馬鈴薯的丙烯醯胺是芋頭的5倍;其次是穀類零食(每公斤299微克),小麥粉其次、米類零嘴含量則最低(每公斤25微克)。公仔箱論壇7 n; N( B. e% q7 q- d( Z9 {8 ]3 `
2 k3 {9 N8 S+ J3 C; p0 _! D# W+ o4 Vwww.tvboxnow.com在所有的零食類別中,以海鮮與乾果類的丙烯醯胺平均含量最低,每公斤都在25微克以下;水果乾則是所有零嘴中最低的,每公斤只有9微克。tvb now,tvbnow,bttvb: `) d. N7 h; m
tvb now,tvbnow,bttvb5 K. ^- J/ P$ H' B. E* Z8 H
高溫120℃或以上,會形成丙烯醯胺
, S" B& R) w6 n- l+ Hwww.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W) t1 m, }' i8 V
經高溫烹煮的澱粉食物,特別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食 物在高溫烹調下會產生丙烯醯胺,但產生過程仍未確實知道,可能會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胺基酸或其他食物成份中形成。丙烯醯胺的產生和烹調溫度和時 間有強烈關係,只會在120℃或以上才會形成,另外烹調時間越長,產生數量越多。科學家亦發現食物澱粉質含量越高,所產生的丙烯醯胺越多。
- p$ n% D6 C8 D: L Xwww.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v# D; i- S4 N$ N7 b/ O1 ?
2 P8 V+ T' {5 c* u9 x) S9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E* l0 |/ B W) G# h% ~4 @1 J( D丙烯醯胺過量,使四肢麻痺肌肉無力
5 q$ k" @, i1 ]; R公仔箱論壇
) O: B/ H& O9 W$ t( k# gwww.tvboxnow.com長 期接觸丙烯醯胺會令腦部受損,產生昏睡、幻覺、記憶力衰退、顫抖等症狀,丙烯醯胺亦會使四肢麻痺、出汗和肌肉軟弱無力。在動物實驗有致癌的可能性,尤其是 對婦女同胞,可能導致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症。已故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曾經表示,丙烯醯胺是動物確定致癌物與人類疑似致癌物,而且還具有神經毒性,會 破壞周邊神經。
0 H+ c0 h* t9 [; `! j0 f+ T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1 S: U% @2 L0 p: S3 a
【小辭典/丙烯醯胺】:tvb now,tvbnow,bttvb+ w* Z) v# g% z% F. O$ }
& s+ o# \2 z( [0 Z( {- m* X0 G$ Z丙烯醯胺(Acrylamide)通常被用來合成 聚丙烯醯胺,這種聚合物可做為水溶性增稠劑,用在污水處理、造紙、礦石處理、布料之免燙處理。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經油炸之後,恐會產生丙烯醯胺,在溫度 120℃時會出現丙烯醯胺,超過160℃更會大量出現,顯現丙烯醯胺有致癌風險,但是仍未有充分證據顯示丙烯醯胺對人類為致癌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