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2013年有1542人因肝癌致死,當中絕大部分由乙型肝炎引致。儘管社會上對乙肝問題愈來愈重視,市民接受乙肝測試的情況亦較以往多,但卻經常混淆「抗原」及「抗體」的區別,誤以為自己「有抗體」,實情是「帶菌者」。「乙肝表面抗原」是指體內帶有乙肝病毒,需要定期接受檢查和跟進;而「乙肝表面抗體」才是指身體免疫系統對乙肝有抵禦功能。乙肝帶菌者應每半年檢查一次,不但有助及早發現病變,確診無症狀小肝癌,令高逾三成的病人可透過根治性手術切除腫瘤。
6 O! e* Y$ H9 S- f6 f( k- w2 N/ a7 v3 g, g5 e+ ?8 o
乙肝病毒可經母體、接觸帶菌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受到感染,乙肝帶菌者除了有機會傳染他人外,更有四分之一的機會演變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其患上肝癌的機會比其他人高出百倍。由於大部分乙肝帶菌者或慢性肝炎患者幾乎沒有任何病徵,而肝癌病人的腫瘤大多在發展至超過10cm時才出現病徵,往往延醫治理,大大減低治癒的機會。
, p" Z4 z. z4 p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6 U1 R% Z" q9 l' _" S# X
其實市民一旦發現自己帶有乙肝病毒,應定期進行相關的跟進,包括驗血檢驗甲胎蛋白(AFP)和接受肝臟超聲波檢查。檢測甲胎蛋白能幫助偵測早期肝癌。正常的甲胎蛋白值一般少於10ng/ml,若甲胎蛋白值超出正常,便須排除罹患肝癌的可能。肝臟超聲波檢查可以進一步確認肝臟結構的變化,其敏感度較高,連初期的肝硬化也能從超聲波的反射影像作出初步的診斷。此檢查更可偵測到小至1cm的腫瘤,幫助進一步確診小肝癌,降低手術的複雜性和風險。
0 D1 I `- W, Y5 s* Awww.tvboxnow.comwww.tvboxnow.com0 _6 Z. p8 h- D' J/ ^
雖然本港自1988年起為所有初生嬰兒接種乙肝疫苗,但市民仍可驗血以了解自己是否感染病毒。目前大多私營診所和醫院均提供乙型肝炎病毒檢驗服務,首次進行檢查的市民只須抽取4毫升的血液化驗,若結果呈陽性則須定期跟進;而沒有帶病毒卻未接受過疫苗注射的市民則可考慮接種,以減低感染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