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東九警打擊網路投資騙案拘223人涉款1.8億80歲女工程師失逾910萬元!

2023-11-12, n8 Z1 f& D5 V. B( a

- u( ^! e; m+ Z) F' jwww.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l# G3 Q, x8 T  m  N% F9 t
' V4 _1 M* G, c, M
警方因應今年首三季東九龍總區錄得的投資騙案大幅上升,而涉及金額亦較多,於本月5日起展開為期一星期行動,打擊網上投資騙案,共拘捕223人。案件涉及328人受害,損失總金額高達約1.8億元,其中一名曾任職設計電梯工程師的80歲婦人,因墮入虛擬貨幣騙局,損失超過910萬元。警方在行動中凍結約300萬元犯罪得益。' ?3 J% ]- t$ S9 K- [7 O

3 q  P6 Q/ j6 h6 S7 s$ x! y; o公仔箱論壇受害的328人,包括143男185女(介乎19至80歲),來自不同年齡層及背景,但以20至40歲為主,警方發現他們有共通點,都是經常活躍於網上社交平台,並且有一定經濟基礎。其中受騙金額最多的一宗案件,損失超過910萬元,受害者是一名80歲婦人,曾任職設計電梯工程師。她將自己其中一個物業放租時,遇上自稱是銀行數位資產高級分析師的騙徒。' r9 {6 d5 @1 q5 p& q' x

" Y! K. i- z/ J$ D. E" b5 Dwww.tvboxnow.com7 `% t0 ~# J& V6 i0 q0 T! J7 O- _
梁國峰攝
3 b) [# ^$ p& x8 Ywww.tvboxnow.comwww.tvboxnow.com9 O2 {# B$ C) Z% ~  }- m! P
退休女工程師40多次轉帳血本無歸- ~1 P9 J7 s; J
騙徒聲稱自己將由美國調來香港工作,有興趣租用她的單位,但協議租金後,卻以不同原因聲稱來港日期推遲。同時騙徒聲稱自己多次投資獲利,不斷吹噓自己認識部分投資機構的高層,並花近4個月透過社群平台博取受害者信任。之後騙徒向受害人聲稱可以介紹虛擬貨幣投資網站,強調收到內幕消息,可快速賺取買賣差價獲利,風險極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W0 T8 L0 L% x! s: R8 Q
tvb now,tvbnow,bttvb0 \+ \3 \0 Y# P- s- ~  N7 {
受害人不虞有詐,向騙徒提供的銀行戶口存入款項,經有關網站投資虛擬貨幣。最初受害者誤信網站帳面賺取十多萬元,於是先後40多次存入款項投資,結果血本無歸, 更欠下巨債。警方表示,暫時就該宗案件逮捕一名傀儡戶口持有人,不排除稍後會有更多人被逮捕。" s* s( N' `+ J

0 \: d3 k* @2 L- M+ y公仔箱論壇
' ]! z) T) ~. `( J! F$ X9 [公仔箱論壇警方記者會交代案件。梁國峰攝
! i/ K2 |5 {4 w+ B+ C+ i* X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Q! j* _9 n) d* v) P9 F( {
在這次行動中,警方以涉嫌幹犯「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詐欺罪」及「洗黑錢」等罪名,拘捕157男66女(介乎18至69歲),他們主要是傀儡戶口持有人,提供戶口協助詐騙集團「洗黑錢」。被捕人貪圖數百至數千元的報酬,出售自己銀行戶口,甚至純粹借出自己的戶口給予一些在網上認識、但素未謀面的“朋友”。而這些所謂朋友都是騙徒所冒充,他們會用不同藉口,例如「灰色地帶搵錢,反正無風險」、「借嚟用幾日,幫人收少少錢,之後會還返」等,誘使傀儡戶口持有人借出或賣出自己戶口。www.tvboxnow.com  \3 {$ m7 t. _# v0 V' M7 \

% C# z) j! `+ x$ s: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騙徒誘使受害者安裝虛假投資應用程式( u+ R. [( }& i! ~
警方表示,留意到有詐騙集團在網路社交平台、討論區貼文或即時通訊軟體,漁翁撒網式發放訊息,並高調地上載「生活照」炫富,以低風險、高回報作招徠,吸引素未謀面的網友參與投資。騙徒會假扮專業人士,例如投資顧問或基金經理,謳稱有豐富投資虛擬資產、貴金屬、外匯、股票等經驗,透過社群媒體接觸受害者。亦有騙徒起初會跟受害人建立網路朋友關係,以獲取受害人信任,再逐步騙取受害人金錢。
* m1 }, C1 w; o$ P公仔箱論壇www.tvboxnow.com* D/ }$ I  M0 O# L, Z
www.tvboxnow.com3 s+ E4 `3 W, X3 C' f
梁國峰攝
$ w/ }6 H& A, owww.tvboxnow.com) v* o  |9 T/ z$ E3 v: _. R1 ?
騙徒窺準受害者想「搵快錢」的心態,透過吹噓投資項目的回報,並聲稱風險低,能在短時間內穩賺高達10至20厘回報,吸引受害者投資相關產品,包括虛擬貨幣、大陸股票、貴金屬、外匯投資等,並誘使受害人安裝虛假投資應用程序,當中顯示虛假交易和回報交易記錄;甚至會有假的客服人員假裝回應受害人就投資產品的查詢。
7 ]1 `  Z' S. A9 _' d: v
/ ^6 @' }6 ~5 q- z( x- I  M: n* k部分騙徒會在投資初期聲稱在股市或其他投資市場獲利,讓受害人賺取少量回報,但騙徒隨即會遊說受害人作更大投資。當受害人投放更多資金後,騙徒就會不知所終;又或受害人若想套現,騙徒會以須繳交高昂手續費,或聲稱系統故障拖延付款,繼續誘騙受害人投資。
$ }$ q* Q8 n8 K2 c+ _3 R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5 J/ ~4 h5 n( s) j, r

  Z# e, x: n$ w8 i4 ntvb now,tvbnow,bttvb梁國峰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