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動物世界為何會有同性戀?兩隻雌鳥一起築巢孵卵

從2003年開始,林德賽·楊就一直從事黑背信天翁的研究,她發現,卡耶納海峽1/3的黑背信天翁“夫妻”其實是由兩隻雌鳥組成,而且很多這種組合可能已經在一起4年、8年甚至19年之久。這些雌性組合形同“夫妻”,在研究人員的眼皮底下,瞞天過海,一同築巢孵卵、撫育幼雛。

    目前,科學家已在450個物種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同性性行為。歷史上,科學界對於動物同性性行為沒有展開系統研究,僅把它們作為毫無意義的偶然現象。不過,近來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開始正視動物同性性行為,並進行客觀的科學研究。

    傳統達爾文進化理論的中心思想在於物競天擇、物種優化。而動物同性性行為似乎違背了這一核心原則———為什麼動物會進行與生殖無關的同性性行為呢?一些生物學家提出了新的假說,試圖證明同性性行為在某些物種的進化過程中或有一定意義。例如,將同性性行為理解為有助於遺傳優勢基因的迂迴策略。比如,雄性糞蠅會不停地和同性交配,使弱者精力殆盡,在真正求偶的過程中敗下陣來,實現優勝劣汰。雄性寬吻海豚可以通過同性性行為鞏固相互關係,而這種關係對於它們的繁殖意義重大,因為雄性海豚通常是團結起來,集體求偶。

    但這些說法僅解釋了特定物種內的特定行為,不具普遍性。過去15年裏,生物學家瓦西一直都在研究日本短尾猴的同性性行為,他認為短尾猴的同性性行為並沒有明顯目的。瓦西表示,很難提出一種可以解釋所有物種同性性行為的萬能理論。編譯自美國《紐約時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