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熒熒如火” 談火星與火星人(圖)


" X3 i- L  D' p2 [: Ktvb now,tvbnow,bttvb火星一直予人神秘的印象。
公仔箱論壇, [3 Y% G5 P8 N5 l3 H* c

( h. L9 ?, I2 N8 h; t8 U7 W& q! @www.tvboxnow.com

; I' p6 {& Z: X. }# O公仔箱論壇長久以來,火星一直予人神秘的印象。由於“熒熒如火”,亮度經常變化,位置也不固定,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
- U; o; C3 b* W0 i; a' jwww.tvboxnow.com這顆“紅色星球”實在太亮眼了,很難不吸引世人的目光,中外皆然。羅馬神話稱火星為“馬斯”(Mars),是戰爭之神。這跟它給人戰火的聯想有關。同理,中國古代也有“熒惑守心”代表大凶之兆的說法。火星每兩年多就會在天蠍座主星“心宿二”附近逆行及停留,稱為“熒惑守心”。同樣為紅色的“心宿二”象徵帝王,遭外力“威脅”,當然不吉。東西方的對火星印象負面倒是一致的。
& _% U  }5 f" b: U% M! ^3 N5 L火星跟地球十分相像:同樣被大氣包圍;有南北兩極冰冠。因此“火星上有水”的說法存在已久,有水錶示可能有生物,甚至可能有火星人。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們相信除了地球之外,火星是最可能有生物存在的星球。
, n' u& B# v: p) n. B% ewww.tvboxnow.com而且,透過古早的望遠鏡觀看,似乎隱約看見火星上有人工運河的遺跡。於是,想像的空間更大。逐漸演變成火星人是科技比地球人更先進的高等生物。“我們並不孤獨”(We are not alone)的說法,由此誕生。因地緣關係,在早年,火星人就等於是外星人的代名詞。www.tvboxnow.com1 w! ~! K+ w, q; B  S% G3 H  J( h) t

) H, p8 B! n! k- I

( D) x% x' L% h) ?www.tvboxnow.comwww.tvboxnow.com, u- R9 n( M8 P" D! y7 @
火星上的“人臉”圖案。

3 k4 M6 j1 g9 L7 A% x, X+ V公仔箱論壇
8 y: \8 w3 z* u" [8 itvb now,tvbnow,bttvb

- Y" m) r$ N( X2 F" ]www.tvboxnow.com1976年,NASA Viking1號太空船在繞著火星飛行時拍下了火星上出現的如圖所示的畫面。此圖一公佈便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認為該畫面猶如一張鐫刻在火星表面的人臉,長相與埃及法老十分相似。不久,各相關機構便相繼開展對火星的探尋活動,以求能在火星上發現古老而又先進的文化痕跡。1988年,火星全球勘探器(Mars Global Surveyor)揭開了火星上這位“法老”的真實面紗,接下來拍攝到的畫面表明,這類似人臉的地方僅是火星上一塊自然地形。而由於拍攝時的明暗度和角度問題,因此看上去才像法老的臉。
0 q8 I, X& }+ ^  @www.tvboxnow.com說來有趣,火星人存在的觀念,並非外國所獨有。中國古書“搜神記”第八卷當中,就記載了一名火星小孩在三國時代(公元260年)“到東吳一遊”故事。這名男孩自稱來自“熒惑”,他還向其他小朋友預言說,“三國歸於司馬氏”。' K+ i+ K( V$ t. |, {! a
這則故事令人感興趣的地方,在於對火星男孩的描述,跟我們今天歸納對外星人的印象十分接近:“身長4尺餘”;“眼有光芒,爚爚外射”;最令我們感到親切的還是:“衣青衣”(綠色皮膚或穿著綠色衣服)。
0 W3 f' L' R8 p6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西方,火星人入侵的故事,膾炙人口。HG威爾斯1898年的代表作《宇宙戰爭》(War of Worlds,即湯姆魯克斯主演的《世界大戰》),堪稱第一經典。小說本身已經很精采,但真的把它渲染到人盡皆知的,則全拜影劇鬼才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所賜。
+ D: s2 h- K" R1 b  z* b公仔箱論壇當年奧森威爾斯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主持名為“水星劇場”的廣播劇節目。1938年10月30日,他事先不說明這是廣播劇,卻利用類似播報新聞的方式(而且那個聲音還很像羅斯福總統),氣急敗壞的宣布火星人已經入侵美國,摧毀許多城市!
) K% ^% Y, y0 ~2 ~$ c, i' q6 J由於奧森威爾斯說法逼真,當時成千上萬不明所以的美國人信以為真,四處逃竄,一時天下大亂。事後奧森威爾斯為此事向大眾道歉。但是這段故事已寫下傳播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頁。! K! `# v4 g! F) z( C, o! Y8 W! H
以火星為題的經典,則不得不首推雷布萊德柏瑞(Ray Bradbury)的《火星紀事》。www.tvboxnow.com* G! W3 M: l9 z
《火星紀事》只是個短篇小說集。傑出的地方,在於它的弦外之音。布萊德柏瑞關心的並非火星或是火星人,而是閱歷興亡之後,藉著移民火星的未來故事,說明人類征服行為的荒謬與虛無。“不如憐取眼前人”,則是他的肺腑之言。/ D5 h9 n6 O9 k
當然,除了布萊德柏瑞這種“借科幻諷今”的“軟科幻”之外,也有紮紮實實,具體提出“建國方略”和構築火​​星家園的“硬科幻”作品。這些作品軟硬程度不一,卻多半為“創造火星基本生存條件”提供了不少有趣,甚至有可能實現的點子。
2 C1 X7 \" u' M金史丹利羅賓遜著名的《火星三部曲》(即“紅火星”、“綠火星”與“藍火星”),是“反烏托邦”的移民故事。直陳人類本身的貪婪、猜忌和自私,是“失樂園”的崩壞之源。這個論點並不新鮮。新鮮有趣的是,書中提出的改造火星計劃。例如科學家們架設超大型反射鏡,把光線折射到火星表面,溶解極冠上的冰霜,為火星找到水源。這些點子都為後來想建設“美麗新世界” (無論是在火星或是地球)的科學家們,帶來許多啟發。
4 U) X# Q1 I8 ]2 Z2 q小說家言並非一定是子虛烏有,有時候還滿具建設性的。未來無限,首要條件是想像無限。這也就是為甚麼像亞瑟克拉克、布萊德柏瑞等科幻小說大師,普獲科學家們敬重的原因之一吧。
/ x& t5 y% S" V4 r
# c8 Z* o, y/ @$ z- \) S) ?( Ttvb now,tvbnow,bttvb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