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特生中心教你勿幫倒忙 救落巢鳥娃 別拆散牠們家

中國時報【沈揮勝╱南投報導】


五、六月是飛羽繁殖高峰期。今年春夏雨水豐沛,但也常傷了鳥族巢位,不少雛鳥因此落巢,被民眾送到特生中心急救站。
不過這些鳥寶寶,其實有相當比例是親鳥掌握中的幼鳥,民眾把牠「救」走,反倒越幫越忙,更累壞了要照顧牠們的保育員。

「有生態概念是好事,但雛鳥、幼鳥分不清,反而會常拆散了剛離巢習飛的鳥寶寶和牠們的父母!」特生中心獸醫師詹芳澤說,
近兩個月,民眾或消防隊送來的鳥兒都超過百隻,其中約有半數,在發現的第一時間若能正確處置,根本不必多此一舉。

最明顯的例子是台灣夜鷹,牠們根本不築巢,親鳥直接把蛋生在石礫堆或屋頂平台,鳥寶寶一破殼就會趴趴走,
民眾到屋頂檢查漏水,把親鳥嚇飛了…「唉呀好可憐!怎會有兩隻沒有爸爸媽媽的小小鳥」?

詹芳澤表示,特生的獸醫師和保育員人力有限,誤送不需要人工照顧或治療的鳥寶寶,將使得保育人力更為吃緊。

也因此特生中心最近推出新海報和文宣,指導民眾拾獲鳥寶寶時,該如何判斷雛鳥或幼鳥?健康或生病?
是否靜放原發現處讓親鳥將牠們帶走?或是放回巢位?抑或送交救傷單位處理,讓專業人力和資源的使用更合理、更具意義。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如果能除上海報或文宣那就太棒了。
女兒兩年前從學校帶回一隻白頭翁,養在三F陽台,到現在還常常飛回來鬼叫、吃東西,我們都叫牠啾啾。
1

評分次數

  • vandas

那要怎樣分別
1

評分次數

  • vandas

好心做坏事,应该普及下生物知识,民众懂的太少
1

評分次數

  • vandas

無能力照顧它還是把它放為原位不要打擾它,這樣它才會獲得母鳥照顧跟教育的細心。
1

評分次數

  • vandas

這要好好推廣~有太多善心人士都在第一時間就把他們送到動物醫院或是收容中心~這樣反而沒辦法幫助到他們
1

評分次數

  • vanda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