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以創新手法,成功研發被視為下一代高速計算重要元件材料—「三次元光子晶體」的簡易製程。該項技術若能進一步加以實用,將可大幅縮減該材料的製作時間及成本,並應用在光電驅動的「量子電腦」研發,或光纖訊號的高速處理。相關研究成果已於十日發表於英國科學雜誌「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 h- B. n$ [5 j- a3 Ntvb now,tvbnow,bttvb, k8 r# p2 e( ~' O
三次元光子晶體是一種能將光粒封存於內部的半導體結晶,外部接受光線照射時,微小的立體規則矽反射板結構,能讓晶體內的光電重複交互作用,進而產生比以往半導體雷射效率更高的光能。這種材料被視為能夠自由運用光能的新一代元件材料。
$ V* t4 k' H% @) Z/ Y
9 i x1 z% y6 t+ `8 l) Y7 y30天縮短成5天
8 ?; W: ~$ _6 c6 B4 C6 h- z4 ~公仔箱論壇
# i5 c2 l/ R3 t; ?6 s) L* P# B公仔箱論壇日本「產經新聞」十日報導指出,製造三次元光子晶體最大的難題之一,在於「曠日廢時」。製造三次元光子晶體必須使用特殊半導體製造機器,以顯微鏡進行細膩的組合作業,像是製作一個邊長一公分(厚二微米等於百萬分之二米)的八層構造結晶,即須耗時約一個月。
6 z' q9 h) i( G& a% r5 W0 D8 D- Ztvb now,tvbnow,bttvb
* v' e+ O+ ^7 u& ywww.tvboxnow.com不過,京都大學工學研究科電子工學教授野田進領導的研究團隊,已研發出全新製程,能將上述同樣晶體的製作時間大幅縮短為四至五天。野田表示,簡化製程可望促進超小型光晶片的研發,相關技術將運用於量子電腦研發、光纖訊號高速處理,或人工衛星、飛機的技術提升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