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糖尿病很长时间了,已经到了用药物控制不了,只能每天自己打胰岛素控制的地步了,父亲觉得药贵,经常又不愿意打,我们劝他也很难听进去,已经出过几次情况住院急救几次了。tvb now,tvbnow,bttvb8 y6 Q2 Z# X( p8 R6 H% r7 w4 Y
慢性病无法根治,一定要自己用心控制好,不然后果非常严重,希望大家也多多花时间关心下自己的父母,顺便发些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和识别方法。
8 o& ?! q' j' U- H$ e; S5 }/ Utvb now,tvbnow,bttvb
+ q8 D v# W' b6 U. g1.发病率高. L2 K( c! ]4 d$ h s/ e* W) ]5 U
糖尿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儿童及青少年的患病率很低。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增高。一些西方 国家老年糖尿病(>65岁)的患病率在20%左右,我国老年糖 尿病(>60岁)的患病率也在明显地增高,北京地区从1982年 的6.8%上升到1995年的1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 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说糖尿病已是老年人 的多发病、常见病,同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继痛症、心血 管及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已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 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e# M$ j9 G8 e1 z; X 2.Ⅱ型糖尿病多www.tvboxnow.com% |5 I# I9 {8 E8 F
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95%以上),为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病程的进展中少数病人逐渐变得需用胰岛 素治疗, 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很少一部分。Ⅱ 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这类病人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多在中老年期发病,病情较稳定,很少发生酮症酸中毒;I型糖尿 病为胰岛素依赖型,这类病人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补充胰 岛素才能控制病情,多于青少年时期发病,病情不稳定,易发酮 症酸中毒。公仔箱論壇/ a: X7 ~1 B- r, @8 x1 T: I' w
3.表现不典型的多6 g8 Z& O9 | P0 p0 u+ h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但是老年糖尿病人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其原 因有二:一是因为老年人口渴中枢不如年轻人敏感,不容易出现 口渴多饮;二是因为老年人常伴有肾动脉硬化、肾脏老化、肾小 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老年人肾糖阈较年轻人高,血糖轻度增高时 不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尿糖检查很少甚至有些人完全没 有尿糖,因此尿糖检查也仅供参考。公仔箱論壇4 b9 |9 J1 |: @: D, T* U
4.较晚期诊断的多# T" ^$ W8 A o; P t% L" R& e
由于老年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多老年人 患了糖尿病也不去就诊。根据文献报道,在所有糖尿病人中有 70%的患者过去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是在体检或糖尿病调查 中发现的;有的老年糖尿病人多饮、多尿不明显,但体重下降十 分明显,常常被认为是胃肠道疾病、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恶性 肿瘤而漏诊;不少病人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有的病人因视 力下降检查眼底发现有特征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再经检查而 确诊。有的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急诊住院时发现糖 尿病。这样就使许多老年糖尿病人失去了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 良机。这也提醒老年人家属,特别是临床医师,老年人中只要出 现乏力、体重下降,不管有无“三多一少”症状,均应想到糖尿 病的可能,作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以确定诊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I! A- a( ^+ T3 l* t1 `% k
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的测定不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人体血糖是否正常,还能间接反映机体中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可反映 血液中胰岛素的基本水平;餐后刺激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增 加,使胰岛素在血液中浓度上升,以降低过高的血糖。正常人餐 后分泌的胰岛素足以使餐后2小时血糖降到6.11mmol/L(110mg/ mL)或以下,而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的病人则不能,其血糖在 不用药的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往往大于11.1 mmol/L(200mg mL),如果在6.11—11.1mmol/L(110-200mg/mL)之间则说明糖 耐量减低,故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间接地反映胰岛素B细胞的储 备功能水平。
( _ b* k4 G: g# T5 U0 J5 R 5.并发症多
% h! P$ X' a5 E' {" k% p6 ?. f (1)高渗性昏迷(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是老年Ⅱ型 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见于老年无糖尿病史或有糖尿 病病情也较轻的病人。因为老年Ⅱ型糖尿病人胰腺能分泌一定量 的胰岛素,可以阻止酮体的过多生成。但在一些应激情况下,如 感染、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情况时,病人进食进水 很少(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降低,不能主动饮水),特别伴有 呕吐、腹泻、应用利尿剂、误补葡萄糖液等,而发生严重脱水, 血糖明显升高,出现血浆渗透压增高。病人表现意识障碍。处理 要点为纠正脱水,补充小剂量胰岛素。1 h5 q$ `* }; q. u: `1 X( k
(2)酮症酸中毒及乳酸性酸中毒:一般印象是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主要发生在年轻人I型糖尿病人中,其实老年糖尿病人中也 不少见。最近NOttinghAm报道,在所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的 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人占24%,而且死亡率为52%。 老年酮症酸中毒也常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而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也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人中,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常有心肺、肝、 肾功能减退,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尤其是降糖灵)后易引起组织 缺氧、乳酸产生增多、排泄障碍,预后不良。
$ C; I7 b" ^$ Utvb now,tvbnow,bttvb (3)低血糖反应: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人的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正常空腹血糖为3.61-6.11mmol/L(65—110mg/mL),低 于3.61mmol/L(65mg/mL)称为低血糖。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Whipple三联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f7 `% L9 m8 O
①有低血糖症状;
5 W8 l. ?( R U+ M/ M9 Bwww.tvboxnow.com ②血糖低于3.6mmol/L3 O+ Y1 b% P* ]6 k: C* H+ |9 @
③给碳水化合物症状缓解。但老年人低血糖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应 注意。应用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尤其是优降糖),有时 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人比年轻糖尿病人易发生 低血糖而且严重的原因是老年人胰岛素拮抗激素——胰高血糖 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低血糖的主要症状 为乏力、心慌、手抖、头晕、饥饿、烦躁、抽搐、焦虑,严重低 血糖对神经系统影响很大,可发生昏迷(低血糖昏迷),昏迷6 小时以卜可造成不可恢复的脑组织损坏,甚至死亡,即使抢救过 来也是植物人。低血糖发生后,如无人发觉或治疗不及时也可以 发生死亡。除前面提到的老年糖尿病人应用降糖药、胰岛素易发 生低血糖反应外,还要提到的是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时,常常 缺乏上述自主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慌、出汗、焦虑、烦躁等,应 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s8 J5 N& ^, c, i7 i! A" b+ I! E
此外,还要注意SOmOgi现象的发生。somogi现象即是低血糖后的高血糖。这是由于胰岛素及/或降糖药用量过大发生的低血 糖,低血糖又引起机体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 加,使血糖升高。如不询问病史和观察低血糖反应,只根据血糖 高增加胰岛素或降糖药剂量,结果低血糖发作更加重,随之而来 的高血糖亦更加明显。Somogi现象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病人中比较少见。www.tvboxnow.com5 \+ t' t* T( V+ R9 i# U
(4)糖尿病血管改变: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有以下两类:
% [ z- C% I; D1 V+ E+ d 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这是糖尿病特异性的病变,包括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比较常见,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的病程和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也就是说病程 短,血糖控制好,病变则轻,反之病变则严重。8 Y4 ~0 p7 F* }1 o5 i! ?% `2 ~- W; p
②糖尿病大血管改变:糖尿病人的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和下肢血管病变,以缺血闭塞性病变为主,如脑梗塞、心肌梗塞及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等,是由于全身广泛性动 脉硬化所致,这与无糖尿病的老年人所患的动脉硬化所致的心 脑、下肢缺血闭塞性疾病相似,只不过在糖尿病人中发生更早、 更严重些。公仔箱論壇! k8 R* N. c9 X9 P
(5)糖尿病足病:是下肢神经、血管病变加上感染的综合作用,表现为感染、破溃、坏疽等,病变发展迅速,可深至骨头。 因此,老年糖尿病人要特别注意足的保护,保持清洁,鞋袜松软,避免任何创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 a8 u# @ N1 R( p.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糖尿病的感染:糖尿病人并发感染是很常见的,但老年糖尿病患者较易感染并发症为褥疮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全身感染败血症等,在处理控制感染方面也难于无糖尿病的感染。
; B7 M0 O/ J+ d- R6 R公仔箱論壇
/ e5 \/ S- g5 x$ Ytvb now,tvbnow,bttvb[ 本帖最後由 20960069 於 2009-3-23 09:16 PM 編輯 ] |